燒傷燙傷的急救與護理原則
(一)燒傷的分類
燒傷由不同的外部熱源接觸皮膚導致,比如火焰、化學品、摩擦、電流、輻射和高溫等。因此燒傷可以據此分成熱力燒傷、化學燒傷、電燒傷等類型。
1.熱力燒傷:包括由火焰、熱水、蒸氣、爆炸、熱氣流、熱液、電火花和直接接觸熱物(如火爐、瀝青)所引起的損傷。通常所說的熱燒傷即為此類。
2.化學燒傷:是由于身體接觸到壞死性化學物質而引起的損傷,主要是強酸強堿。由于酸很快使蛋白質凝固形成屏障,且易于被組織液中和,而堿則使蛋白水解、液化,繼發感染,因此堿燒傷較酸燒傷更難處理。
3.電燒傷:常引起廣泛的組織凝固性壞死。組織的電阻強弱影響其受損的程度,電阻低的組織更易于受損。體內各組織衡碰電阻由小到大排列順序為:血管、神經、肌肉、皮膚、脂肪、肌腱和骨組織。電燒傷的特點是電流入口和出口可能很小,但內部則有廣泛的損害,易發生并發癥。
(二)燒燙傷的表現
燒燙傷的嚴重程度主要根根燒燙傷的部位、面積大小和燒燙傷的深淺度來判斷。燒燙傷在頭面部,或雖不在頭面部,但燒燙傷面積大、深度深的,都屬于嚴重者。
燒燙傷按深度,一般分為三度四分法,臨床表現為:①I度燒傷,又稱為紅斑性燒傷,局部干燥,疼痛,微腫而紅,無水皰。3~5天后局部由紅轉為淡褐色,表皮皺縮、脫落、露出紅嫩光滑的上皮面而愈合,不留瘢痕,可有短時間的色素沉著等改變。②Ⅱ度燒傷,淺Ⅱ度燒傷又稱水皰性燒傷,局部紅腫明顯,有大小不一的水皰形成,內含黃色(或淡紅色)血漿樣液體或蛋白凝固的膠胨物。水皰破裂后,可見潮紅的創面,質地較軟,溫度較高,疼痛劇烈,痛覺敏感,并可見無數擴張充血的毛細血管網,呈脈絡狀或顆粒狀,傷后1~2天更為明顯。愈合后不留瘢痕,可有時間不等的色素沉著。深Ⅱ度燒傷局部腫脹,表皮較白或棕黃,間或有較小的水皰。去除壞死皮后,創面微濕,微紅或紅喚羨白相間,質地較韌,感覺遲鈍,溫度較低,拔毛痛。可見針孔或粟粒般大小的紅色小點,傷后1~2天更為明顯,這是汗腺及毛囊周圍的毛細血管擴張所致,如有擴張充血或栓塞的小血管支(系真皮血管叢充血或栓塞)出現,常表示深Ⅱ度燒傷較深。③Ⅲ度燒傷,又稱焦痂性燒傷。由于損傷程度不同,局部表現可為蒼白、黃褐、焦黃。嚴重者呈焦灼狀或炭化,皮膚失去彈性,觸之硬如皮革,創面干燥,無滲液、發涼,針刺無痛覺,拔毛不痛。可見粗大的栓塞的血管網(系真皮下血管叢栓塞),如樹枝狀,多在傷后即可出現,尤以四肢內側皮膚薄處多見和攔拍。但有時需待1~2天,特別是燙傷所致者,需待焦痂干燥后方顯出。
(三)燒燙傷的現場救護
根據燒傷燙傷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救護措施。
1.對一度燒燙傷,應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它有降溫、減輕余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于傷處效果更佳。“冷卻”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后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涂于燙傷部位,這樣只需3~5天便可自愈。如果燒燙傷部位不是手或足,不能將傷處浸泡在水中進行“冷卻治療”時,則可將受傷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澆水,用冰塊敷效果可能更佳。
2.燒燙傷者經“冷卻治療”一定時間后,仍疼痛難受,且傷處長起了水泡,這說明是“二度燒燙傷”。這時不要弄破水泡,要迅速到醫院治療。
3.對三度燒燙傷者,應立即用清潔的被單或衣服簡單包扎,避免污染和再次損傷,創傷面不要涂擦藥物,保持清潔,迅速送醫院治療。
根據燒傷燙傷病因進行現場急救:
1、明火燒傷:傷員身上燃燒著的衣服如果難以脫下來,可臥倒在地滾壓滅火,或用水澆滅火焰。切勿帶火奔跑或用手拍打,否則可能使得火借風勢越燒越旺,使手被燒傷。也不可在火場大聲呼喊,以免導致呼吸道燒傷。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煙霧吸入導致窒息或中毒。燒傷急救的時候,謹記“沖、脫、泡、包、送”的五字要訣。沖:用清水沖洗燒傷創面;脫:邊沖邊用輕柔的動作脫掉燒傷者的外衣,如果衣服粘住皮肉,不能強扯,可以用剪刀剪開;泡:用冷水浸泡創面;包:用干凈的布單、衣物包扎傷處;送:盡快送到具有救治燒傷經驗的醫院治療。
2、開水燙傷:被開水燙傷后,最為簡單有效的急救就是用大量的流水持續沖洗降溫,持續大約20分鐘左右,讓患處溫度與周邊正常皮膚溫度一致。在沖洗的過程中應該注意流水沖力不應過大,要盡量保存燙傷后水泡的完整性。如有衣物,應于降溫后予以剪除,但不能強行剝離,以免撕破水泡。創面不要按民間的偏方處理,特別是有顏色的“紅藥水”或者“紫藥水”,甚至是用醬油等涂抹,以免影響醫生對燒傷嚴重程度的判斷。經過上述簡單處理后,可以一邊使用冰袋冷敷創面止痛,一邊到專科醫院或燒傷整形科就診。
3、電擊燒傷:電擊燒傷最大的危險是體內燒傷,當發現有人觸電時,請立即按以下步驟進行處理——先將電源切斷,或用絕緣體將電源移開,如干木棒、樹枝、掃帚柄等。電源不明時,切記不要直接用手接觸觸電者。在浴室或潮濕的地方,救護人要穿絕緣膠鞋戴膠皮手套或站在干燥木板上以保護自身安全。如傷員無心跳、呼吸,撥打120呼叫救護車,并立即施行心肺復蘇術,不要輕易放棄,一直堅持到醫生護士到來為止。局部燒傷病人應馬上降溫,然后就地取材進行創面的簡易包扎,再送醫院救治。
4、滾油燙傷:被熱油燙到時應立即用柔軟的棉布輕輕擦去濺到的油,再用干凈毛巾沾冷水濕敷燙傷處,當然,前提是患處沒有破損。去除高溫的油用冷水敷,這樣做的目的是起降溫作用,可以減輕疼痛。盡量減輕燙傷的深度。燙傷程度淺,一般不會留有疤痕。但在創面愈合干燥后會有色素沉著,只是這些色素沉著完全消退得需要一定的時間,短則數天,長則一個月左右。在傷口愈合前最好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煙酒,盡量不吃姜和醬油。
5、化學品灼傷:化學性皮膚燒傷的現場處理方法是,立即移離現場,迅速脫去被化學物玷污的衣褲、鞋襪等。被濃硫酸和生石灰燒傷不能馬上用水沖,而是先用干凈的布條擦干,新鮮創面上不要任意涂上油膏或紅藥水,不用臟布包裹。被黃磷燒傷時應用大量水沖洗、浸泡或用多層濕布覆蓋創面。燒傷的同時,往往合并骨折、出血等外傷,在現場也應及時處理。燒傷病人應及時送醫院。
6、電熨斗燙傷:首先要立即斷電,然后用冷水沖或浸泡,又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燙傷處,而不是涂抹藥物或者菜油、豆油,抹豆油和菜油都是民間的偏方,建議不要用。大面積燙傷必須立即送醫院急救。
7、喝水燙傷:喝開水燙傷,患者劇烈咳嗽,會出現聲嘶;同時伴有咽痛、吞咽困難等癥狀,屬于輕度損傷。若發生咽喉燒燙傷:一是可以馬上慢慢吞咽涼開水,減輕疼痛,不要吃硬的或熱的食物,而流質食物為主;二是可用中藥大青葉、荊芥、薄荷、黃連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頻頻吞咽。三是避免刺激,忌吃辛辣的食物。對咽喉水腫嚴重,已明顯影響呼吸者,應立即送醫院診治。
瀝青燙傷,起水泡了,該怎么辦
瀝青主要可以分為煤焦瀝青、石油瀝青和天然瀝青三種: 目前工業上常用的瀝青為煤焦瀝青,其毒性最大。 它是煤炭干餾所產生的煤焦油經提煉后殘存的物質,俗稱柏油。瀝青為黑色液體, 半固體或固體。熔點(℃):沸點(℃):<470℃。閃點:204.4℃。引燃溫度(℃):485。遇明火、高熱可燃。燃燒時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煙霧,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苯、蒽、吡啶、咔唑、酚菲、芘等。瀝青不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稀乙醇,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禁配物:強氧化劑。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膠等工業以及鋪筑路面等。
(1)創面治療:在現場立即用冷水沖洗降溫。燒傷面積較大者,在休克復蘇穩定后,應及早清除創面瀝青,以阻止毒物吸收和早日診斷燒傷深度,以利于下一步治療。清除溶劑有松節油、汽油等。大面積創面宜用松節油擦洗。由于目前商用汽油含鉛,如果用汽油量大,又引起鉛中毒之虞,且效果不如松節油。擦除瀝青后再用清水沖洗,最后用洗必泰或新潔爾滅清洗創,酌情采用暴露或包扎治療。
(2)刺激性皮炎和粘膜損傷的治療:停止接觸瀝青和日光暴曬,避免對光敏感的藥物如黃胺、氯丙嗪、異丙嗪等,必要時給予無光敏作用的抗組胺藥物,甚至短期使用皮質激素。皮膚局部禁用汞溴紅和甲紫。吲哚美辛外用可有延緩或減輕紫外線引起的紅斑反應,眼結膜炎用生理鹽水沖洗,而后用0.25%新霉素眼液或金霉素眼膏,并請相關科室會診。
(3)全身治療:有全身中毒者,靜注葡萄糖酸鈣和大劑量維生素C、硫代硫酸鈉等。注意保護肝、腎功能。其余治療同一般熱力燒傷。
相關推薦:
侵權賠償損失(民法典關于侵權損失賠償的界定)
員工損害賠償(公司損失員工要承擔多少)
名譽侵害賠償(名譽賠償標準)
設計侵權賠償(侵權設計作品的賠償方式)
殺人賠償可以(故意殺人者的賠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