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欺詐消費者怎么賠償
商家欺詐消費者怎么賠償一、商家欺詐消費者怎么賠償
1、商家欺詐消費者賠償具體如下:
(1)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如果有欺詐行為,要對消費者進行3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新消法欺騙消費者商家給予3倍賠償是獲賠的最低限度;
(2)從立法目的來看,法定懲罰性賠償僅是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低限度,而非消費者獲得懲罰性賠償的最高限度。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四十六條消費者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的,該部門應當自收到投訴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予以處理并告知消費者。
二、商家欺詐消費者怎么投訴
商家欺詐消費者可通過撥打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進行投訴。撥通電話后,如需投訴或舉報,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并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消費欺詐的認定及賠償
消費欺詐的認定及賠償如下:
1、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意思表示的,可以認定為欺詐。
2、當消費者向經營者購買商品或服務遭遇欺詐時,除要求返還價款外,還可請求給付價款三倍的懲罰性賠償。
消費者維權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協商和解:消費者與經營者在發生爭議后,在自愿、互諒基礎上,達成和解協議。
2、投訴調解: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權益爭議后,可請求有關行政部門解決爭議。
3、提請仲裁:雙方當事人達成協議,自愿將爭議提交仲裁機構調解并作出判斷或裁決。
4、提起訴訟:消費者因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依照法定程序進行審判。
綜上所述:消費者在維權時可以采取多種途徑,包括協商和解、投訴調解、提請仲裁和提起訴訟等。消費者應了解自己的權益和法律法規,采取合適的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選擇維權途徑時,消費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以便盡快解決問題。同時,消費者也應注意保留好相關證據,以便維權時使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
相關推薦:
微信立案表格(微信小程序立案另起一行案由格式)
起訴就能立案(起訴當天可以立案嗎)
輕傷是否立案(做了法醫鑒定輕微傷算是立案了)
劃傷車輛賠償(故意劃傷車子賠償標準)
燒傷賠償金額(燒傷十級傷殘賠償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