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賠償訴訟時效
國家賠償案件的起訴期限自侵權侵害行為發生起初始計為2年。
特殊情況下,如被囚禁等無法自由行動的期間不予考慮。
在這2年內,若有不可抗力或其他阻礙因素影響賠償請求權的行使,則時效將暫時停止。
待阻礙因素消失后,時效將重新開始計算。
請注意,申請國家賠償必須在法定時效內進行,否則可能會失去索賠權益。
賠償追訴期是多長時間
取決于案件的性質和涉及的法律規定。
一、民事賠償追訴期
在民事糾紛中,如果一方當事人因另一方的侵權行為遭受損失,有權要求賠償。然而,這種賠償請求并不是無期限的,它受到民法典中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一般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這意味著,如果受害人在三年內未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賠償,那么他們將失去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賠償的權利。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下的訴訟時效期間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以及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等情況,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
二、刑事賠償追訴期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導致受害人遭受損失,受害人也有權要求賠償。與民事賠償不同,刑事賠償通常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出的,并受到刑法中關于追訴時效的規定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相關規定,不同犯罪行為的追訴時效期限是不同的。追訴時效的期限是根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來確定的。例如,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在追訴時效期限內提出刑事賠償請求的,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訴訟過程中一并提出。
綜上所述:
賠償追訴期的時間長度取決于案件的性質和涉及的法律規定。在民事糾紛中,一般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而在刑事案件中,追訴時效的期限則根據犯罪的法定最高刑來確定。因此,受害人在遭受損失后應及時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并盡快采取法律行動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八十七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一)法定最高刑為不滿五年有期徒刑的,經過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為五年以上不滿十年有期徒刑的,經過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侵權責任賠償訴訟時效期是幾年
法律分析:民事侵權的訴訟時效為三年,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根據民法典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國家賠償法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國家賠償法的訴訟時效,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九條規定,賠償請求人請求國家賠償的時效為兩年,自其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時的行為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之日起計算,但被羈押等限制人身自由期間不計算在內。在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時一并提出賠償請求的,適用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有關時效的規定。賠償請求人在賠償請求時效的最后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賠償請求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相關推薦:
去派出所保釋人要錢嗎(去派出所保釋人要錢嗎)
強奸罪的法條是哪條(刑法對于強奸罪的規定是什么)
取保候審可以找工作嗎(取保候審期間找工作方法)
盜竊以后賠償(偷東西按幾倍賠償)
旅游賠償標準(旅游賠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