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協議書簽訂后反悔了怎么辦
簽訂交通事故賠償協議,當事人應當秉持自愿平等原則,協商確定權利義務。只要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通過協商達成的合同即受法律保護,當事人不得隨意反悔。法律允許反悔的特定情形僅限于合同無效或可撤銷情形,依《民法典》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若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不符合約定,需承擔繼續履行、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這旨在確保合同的嚴肅性,維護合同雙方合法權益。在簽訂賠償協議時,應審慎考量,確保協議內容符合法律規定,以避免后續的糾紛與反悔。
簽訂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后還能反悔嗎
隨著機動車普及率的提高,交通事故糾紛發生的也越來越多。事故發生后,部分受害人為避免麻煩,盡快拿到賠償款,往往簽訂交通事故賠償協議。
網友咨詢:
簽訂交通事故賠償協議后還能反悔嗎?
律師解答:
若雙方之間達成的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是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雙方之間是真實意思表示,沒有受脅迫欺詐等情況下簽訂的,則該協議視為有效,則雙方就不可以反悔。
若雙方之間達成的賠償協議是存在違反我國法律的規定,或存在誘騙欺詐等情況的,則該賠償協議可能被視為無效或者可撤銷。受害人不知道其傷情后續發展情況下達成賠償調解協議,此后傷情發展超出了常人所能預料的后果,受害人可以重大誤解或缺乏判斷能力導致顯失公平為由請求撤銷調解協議。
律師補充:
機動車與機動車、機動車與非機動車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應當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采取現場拍照或者標劃事故車輛現場位置等方式固定證據后,立即撤離現場,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非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對應當自行撤離現場而未撤離的,交通警察應當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造成交通堵塞的,對駕駛人處以200元罰款。
當事人自行協商達成協議的,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協商協議書,并共同簽名。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協商協議書應當載明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天氣、當事人姓名、駕駛證號或者身份證號、聯系方式、機動車種類和號牌號碼、保險公司、保險憑證號、事故形態、碰撞部位、當事人的責任等內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相關推薦:
逃避取保候審會加刑嗎(取保候審逃跑會加刑嗎)
2級重傷賠償(重傷二級賠償)
取保候審一般誰擔保的(取保候審的擔保人)
犯強奸罪判幾年刑期(強奸罪一般幾年)
取保候審不傳訊可以嗎(取保候審期間可否不接受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