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竊罪的立案標準如下:
1、盜取公私財物價值達一千元或兩年內盜竊三次及以上;
2、擅自闖入他人住所或公共場所、交通工具上盜竊貴重物品;
3、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數額較大或多次、入戶盜竊等。
一般而言,盜竊公私財物價值人民幣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應當予以立案追訴。這是針對普通盜竊案件的一般標準。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上述數額幅度內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批準。
盜竊罪的量刑標準如下:
1、數額較大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的情形,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的情形,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
盜竊公私財物價值300000元至50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的情形,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4、法院還會考慮犯罪人的年齡、精神狀態、犯罪情節、是否累犯等因素,依法作出判決。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
偷盜罪的立案程序遵循以下步驟:
1、報案
受害人發現財物被盜后,應當盡快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提供被盜的時間、地點、經過、財物情況等信息,并盡可能提供相關證據,監控錄像、證人證言等。
2、受案:
公安機關接到報案后,會進行初步審查,以確定是否屬于其管轄范圍,并決定是否受理案件。
3、審查
公安機關對受理的案件進行進一步審查,收集證據,評估是否符合立案條件。立案條件通常包括:存在盜竊行為、被盜財物達到一定數額標準、或者存在其他嚴重情節(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等)。
4、立案
審查后認為符合立案條件,公安機關會正式立案偵查。立案后,公安機關會采取一系列偵查措施,現場勘查、詢問證人、收集物證等,以查明犯罪事實。
5、偵查
在偵查過程中,發現犯罪嫌疑人,公安機關可以采取強制措施,刑事拘留、取保候審等。
6、審查起訴
偵查結束后,公安機關會將案件移送至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人民檢察院會對案件進行審查,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
7、審判
人民檢察院決定提起公訴,人民法院會對案件進行開庭審理,并根據審理查明的事實和法律規定作出判決。
8、執行
判決生效后,由相關部門負責執行,如判處刑罰的,由監獄或其他執行機關負責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