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評殘等級標準和補償
傷殘等級標準及賠償標準:一級工傷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是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等;而一級工傷的傷殘津貼是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等。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狀況,將受傷人員傷殘程度劃分為10級,從第1級(100%)到第X級(10%),每級相差10%。其等級劃分依據是:
一、一級傷殘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意識消失;各種活動均受到限制而臥床;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二、二級傷殘
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不能工作;社會交往極度困難;
三、三級傷殘
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室內的活動;明顯職業受限;社會交往困難;
四、四級傷殘
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限,間或需要幫助;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居住范圍內的活動;職業種類受限;社會交往嚴重受限;
五、五級傷殘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爾需要監護;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就近的活動;需要明顯減輕工作;社會交往貧乏;
六、六級傷殘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條件性需要幫助;各種活動降低;不能勝任原工作;社會交往狹窄;
七、七級傷殘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嚴重受限;短暫活動不受限,長時間活動受限;工作時間需要明顯縮短;社會交往降低;
八、八級傷殘
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遠距離流動受限;斷續工作;社會交往受約束;
九、九級傷殘
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下降;社會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十級傷殘
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有所下降。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殘疾賠償金具體計算公式
1、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下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x20年;
2、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人x(20年一增加歲數);
3、殘疾賠償金(75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1級的按100%計算,II級的減少10%,其他依此類推)X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x5年。
綜上所述,等級評定標準一般是由司法鑒定機構進行鑒定的,賠償標準為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后續治療費。可以了解到就是對于傷殘是分為十個等級的,根據級別的不同那么可以獲得的賠償也是不一樣的。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一、車禍傷殘等級1-10級賠償標準
1. 一級傷殘:賠償系數為100%,計算方式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
2. 二級傷殘:賠償系數為90%,計算方式同上。
3. 三級傷殘:賠償系數為80%,計算方式同上。
4. 四級傷殘:賠償系數為70%,計算方式同上。
5. 五級傷殘:賠償系數為60%,計算方式同上。
6. 六級傷殘:賠償系數為50%,計算方式同上。
7. 七級傷殘:賠償系數為40%,計算方式同上。
8. 八級傷殘:賠償系數為30%,計算方式同上。
9. 九級傷殘:賠償系數為20%,計算方式同上。
10. 十級傷殘:賠償系數為10%,計算方式同上。
二、十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和賠償標準
1. 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學習旅掘能力有所下降。
3. 社會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4. 符合中度毀容標準之一項拆咐核者。
5. 面部有瘢痕,植皮,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2 cm²。
6. 全身瘢痕面積。
7. 外傷后受傷節段脊柱骨性關節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8. 稚間盤突出癥未做手術者。
9. 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間關節離斷或功能喪失。
10. 指端植皮術后(增生性瘢痕1 cm²以上)。
...(此處省略其他條目,以節省空間)
三、7級傷殘賠償標準
1.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2. 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四、等級劃分
1. 一級傷殘: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活動能力完全喪失。
2. 二級傷殘:日常生活需要隨時有人幫助;各種活動受限。
3. 三級傷殘: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要經常有監護人;明顯的職業受限。
4. 四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嚴重受;職業種類明顯受限;時常需要幫助。
5. 五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需要明顯減輕工作,有時需要有監護人。
6. 六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償,以及不能勝任原工作,并且條件性的需要幫助。
7. 七級傷殘: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是也能部分代償;對于較復雜的工作不能夠勝任從事;長時間的活動會受到限制。
8. 八級傷殘:日常生活有關的活動能力部分受限;能夠從事復雜的工作;社交能力受到約束。
9. 九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學習能力都下降;社交能力大部分受限。
10. 十級傷殘:日常活動能力部分受限;社交能力部分受限。
法律依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五條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
-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五條
勞動傷殘鑒定標準及相關賠償標準
勞動傷殘鑒定標準及相關賠償標準勞動傷殘鑒定標準具體如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或采用專門設施,否則生命無法維持;
2、意識消失;
3、各種活動受限,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動;
4、不能完全獨立生活,需經常有人監護;
5、職業種類受限。
勞動傷殘賠償標準具體如下:
1、一級傷殘為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乘以二十年再乘以100%;
2、二級傷殘則乘以90%,依此類推,九級傷殘乘以20%,十級傷殘乘以10%。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準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準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并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相關推薦:
精神鑒定賠償(精神傷殘鑒定標準10級賠償多少)
工地工人賠償(工人工地摔傷賠償方法)
死亡賠償方案(交通事故受害者死亡后賠償分配方案)
車禍賠償收條(車禍賠償收條怎么寫)
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