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損害最高賠償限額
精神損害賠償標準:
根據《精神賠償解釋》,涉及三類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即死亡賠償金、殘疾賠償金以及無死亡殘疾后果的精神撫慰金。
對于人身受害者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等合法權益遭受侵犯時,可要求支付相應精神損害賠償。
對于嚴重精神損害,即分為5萬元、4萬元、3萬元、2萬元和1萬元五檔;
而一般性精神損害則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檔。
在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數額時,需考慮以下六點因素:
侵權人過錯程度、侵權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侵權行為后果、侵權人獲利情況、侵權人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然而,由于各地區差異較大,且當事人經濟狀況與地方法規規定不盡相同,故目前尚無統一的賠償標準,最終數額由法官根據上述因素進行主觀裁定。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權行為的目的、方式、場合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理訴訟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第六條在本解釋公布施行之前已經生效施行的司法解釋,其內容有與本解釋不一致的,以本解釋為準。
傷損精神賠償標準
依據我國法律,精神損害賠償額度如下:
嚴重精神損害給予5萬元至1萬元不等;
一般精神損害則分為8000元、6000元、4000元及2000元四檔。
國家賠償法精神撫慰金規定有哪些
關于精神損害賠償的規定根據《國家賠償法》第三十五條,有本法第三條或者第十七條規定情形之一,致人精神損害的,應當在侵權行為影響的范圍內,為受害人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支付相應的精神損害撫慰金。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相關推薦:
行政處罰新種類有哪些(行政處罰法新增的行政處罰種類)
判刑以后能取保候審嗎(判決書下來還能取保候審嗎)
行政拘留執行有期限嗎(行政拘留有期限嗎)
對于微博怎么定造謠罪(在微博造謠法律規定是什么)
取保候審會自動取消嗎(撤案后取保候審自動解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