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發生醫鬧怎么處理
對于醫鬧,首先進行協商處理,其次,如果構成刑事案件的,將直接入刑。如果醫鬧威脅到醫務人員和患者的人身安全,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條 聚眾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致使工作、生產、營業和教學、科研、醫療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聚眾沖擊國家機關,致使國家機關工作無法進行,造成嚴重.損失的,對首要分子,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對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多次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經行政處罰后仍不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多次組織、資助他人非法聚集,擾亂社會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遇到職業醫鬧怎么辦?
一暫時回避
如果這場醫鬧是針對性對于某個主治醫生,不妨暫時的申請休假,最好不要在工作崗位上留予醫鬧的機會,也可以出門旅游或散心,醫院領導一定會支持這個決定,不要擔心自己的行為會被認為懦弱。
二、事件取證
作為醫療工作者,應該將對患者的義務告知、溝通記錄、醫療過程以及醫鬧的違法過程等進行記錄、拍攝、錄音取證,為問題解決提供依據,有效保護自己。
三、尋求其他支援
如果遇到醫鬧,無法現場解釋清楚,場面比較混亂,這時應該通過一些方式尋求醫院、其他醫生的志愿幫助,醫院可派人與患者進行協商,避免矛盾激化。其他醫生幫助可以暫時緩解雙方之間的矛盾,讓第三方在中間協調,避免矛盾面直接對面。
四、問題嚴重需及時報警
如果現場已經失控,醫鬧的做法已經對醫生的人身安全或醫院的安全造成威脅,那么應該及時報警,通過警務力量控制事態進一步發展,減少不必要的傷害。
如何處理“醫鬧”問題?
既要引導患者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也要讓違法者付出成本。正路暢通了,歪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醫鬧
醫療糾紛頑疾,由來已久。病根兒不同,治法也不一樣。
就像天津的劉文海,認為自己站著進醫院,卻要坐輪椅回家,憑什么呀,這屬醫鬧的一部分。
治這種“賴床”,反求諸己,醫方從自己做起,不失為正路:首先反思,正常的維權之路通不通?大路不通,人走歪路咱說起來也不硬氣。
在國外,醫療事故的處理,通常會走法律、保險等途徑。但在中國,患者總認為醫院處于強勢一方,維權渠道不暢通,維權成本太高,“告不如鬧”成了老百姓的普遍心理預期。
一場官司下來,程序繁瑣、周期漫長,得到的補償也許還沒有“鬧”來得多。“大鬧大賠、小鬧小賠、不鬧不賠”,在繁文縟節和給錢了事之間,后者成為民間的一種常態選擇。
從技術解決方案層面講,可逐步建立權威的醫療調解和仲裁機構。兩方博弈時,第三方的介入能給予較為公正的鑒定和判斷,消除患者對“醫醫相護”的擔憂,有利于患者維權。
在此前提下,就該想辦法杜絕“大鬧大得”的行為了。以鬧求利,損害的是公共利益。對于這種醫鬧,應堅決制止。
整治醫鬧,可從法律制度設計入手,同時兼顧到醫學科學局限性、醫療行業高風險性等行業特點,考慮建立醫療風險保險機制:醫院給醫生購買意外保險,如果出現醫療事故,保險公司根據責任程度對患者進行賠償。保險公司為了少付保單,一定會為厘清醫患責任不遺余力。醫生工作風險合理轉嫁,患者也能得到切實補償,一舉兩得。
總之,一方面要培養全社會尊重法律,依法維權的氛圍,引導患者通過合法途徑表達訴求;另一方面,堅決打擊“大鬧大得”的行為,讓違法者付出違法成本,正路暢通了,違法之路堵上了,才能真正根治醫鬧。
相關推薦:
工地工人賠償(工人工地摔傷賠償方法)
死亡賠償方案(交通事故受害者死亡后賠償分配方案)
車禍賠償收條(車禍賠償收條怎么寫)
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
經偵帶走怎么取保侯審(經偵局拘留如何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