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判斷是否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法律分析:判斷是否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方法: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因過人致使他人死亡的行為。
3、本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4、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
《刑法》第十五條規定,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五條 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過失致人死亡罪如何定義及量刑
過失致人死亡罪 屬于 過失犯罪 ,是指由于過失導致他人死亡后果的行為。過失致人死亡,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致人死亡和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前者是指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造成他人死亡。 后者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其行為可能會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但由于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他人死亡。如果行為人主觀上沒有過失,而是由于其他無法預見的原因導致他人死亡的,屬于意外事件,行為人不負任何刑事責任。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有期徒刑 ;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過失致人死亡罪的認定有哪些
過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為人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或者已經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剝奪他人生命權的行為。《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相關推薦:
申請取保候審書怎么寫(取保候審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被刑拘當天可以取保嗎(刑拘幾天可取保候審呢)
檢察院續保是要公訴嗎(檢察院續保是不是一定會起訴)
取保候審能辦信用卡嗎(取保候審期間可以辦銀行卡嗎)
學生校園欺凌怎么判刑(小學生校園欺凌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