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民事賠償與刑事賠償有優先權嗎
所謂“先刑后民”,是指法院受理的民商事糾紛案件涉及刑事犯罪嫌疑時,由法院視該民商事糾紛案件與刑事犯罪嫌疑案件是否因不同法律事實產生,而決定將民商事糾紛案件全案移送或者部分移送偵查機關。部分移送的,民商事糾紛案件一般中止審理,等待刑事判決結果作出后再恢復審理。如果刑事案件已經受理,則民商事案件不予受理,已受理的裁定駁回起訴。
民事賠償優先
我國刑法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刑法承擔民事賠償的會比不賠的少判刑嗎
根據法律規定,對于刑事犯罪的被告人,如果能積極退贓退賠的,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的等承擔民事責任的,在量刑上可依法酌情從寬處罰。
法律依據:
《20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 》(法發[2013]14號 2013年12月23日發布 2014年1月1日實施)
(三)、常見量刑情節的適用 :
8.對于退贓、退賠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退贓、退賠行為對損害結果所能彌補的程度,退贓、退賠的數額及主動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其中搶劫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9.對于積極賠償被害人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的,綜合考慮犯罪性質、賠償數額、賠償能力以及認罪、悔罪程度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40%以下;積極賠償但沒有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30%以下;盡管沒有賠償,但取得諒解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20%以下;其中搶劫、強奸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的應從嚴掌握。
積極賠償、取得諒解的可以減輕處罰。這是量刑的酬定情節。
故意殺人案民事賠償與刑事懲罰
如果被害人家屬庭前接受被告人賠償,那么被告人刑事處罰是不會減輕,一般減輕比例會是多少?如果宣判后被害人家屬不滿意刑事處罰結果,是不是因為之前接受和解了,就沒有權力再反駁上訴了啊?如果這樣的話,那么只盯刑事不管民事,也不同意調解,這樣做理智嗎?你好
1、被害人接受被告人親屬民事賠償的,法庭只作為從輕處罰的因素考慮,而不是減輕處罰;簡單說,假設被告人只有民事賠償單個從輕處罰情節的,法庭一般考慮予以死緩,而不考慮無期徒刑。
2、如果被害人接受被告人親屬民事賠償之后,沒有表示不參加刑事訴訟,那么仍然有權參加法庭審理,并當庭發表相關意見。
3、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無論被害人是否接受被告人親屬的民事賠償,被害人均沒有對刑事判決的上訴權,只有申請檢察院抗訴的權利。
4、如果被害方不同意民事調解,那么法院下達《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被害方有權提出上訴;二審法院應當對全案(包括刑事部分的判決)審查,但是如果沒有明顯錯誤,不會改變刑事判決。
具體怎么辦,你自己斟酌吧。
你好!
如果在判決前能對被害人及其家屬進行賠償或達成賠償協議,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屬涼解的,可以從輕處罰!
縱橫法律網-北京市京倫律師事務所-祝永根律師
你好,首先,取得受害者諒解是可以從輕處罰的,但是比例要有法官來把握的,其次,對于刑事部分還是可以提請檢察院抗訴的,最后,及時不諒解,只要你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狀,那么對于民事部分法院也會判的。
縱橫法律網-甘肅鑫正大律師事務所-鐘晶律師
民事賠償刑事責任部分肯定減輕
縱橫法律網-甘肅篤厚律師事務所-金志剛律師
如果被害人家屬庭前接受被告人賠償,那么被告人刑事處罰是不會減輕
理論上可以作為量刑情節
一般減輕比例會是多少?
這個沒有具體規定
如果宣判后被害人家屬不滿意刑事處罰結果,是不是因為之前接受和解了,就沒有權力再反駁上訴了啊
A不會
B無論是否和解被害人家屬都沒有權利上訴,被害人家屬只能要求檢察院抗訴
那么只盯刑事不管民事,也不同意調解,這樣做理智嗎?
如果被害人家屬關注的是被告人的刑事責任承擔而不是經濟 獲得當然是不同意調解為好
相關推薦:
強制取保候審什么意思(取保候審是什么意思還會判刑坐牢嗎)
去派出所保釋人要錢嗎(去派出所保釋人要錢嗎)
強奸罪的法條是哪條(刑法對于強奸罪的規定是什么)
取保候審可以找工作嗎(取保候審期間找工作方法)
盜竊以后賠償(偷東西按幾倍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