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犯坐牢后,受害者的損失誰承擔
殺人犯坐牢后,受害者的損失誰承擔應該找殺人犯家屬進行賠償。
1、被害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有權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或者單獨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精神損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對附帶民事訴訟作出判決,應當根據犯罪行為造成的物質損失,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確定被告人應當賠償的數額。
因為刑事審判已經終結。對此應當提出民事訴訟。犯罪行為造成被害人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付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被害人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等費用;造成被害人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等費用。
該犯罪人已經成年,應該獨立承擔法律責任,應該用犯罪人的個人財產進行賠償。如果犯罪人沒有個人財產,親屬愿意代為賠償是可以的。但是親屬沒有為犯罪人承擔賠償的義務。
在對被害人家屬賠償這一塊兒,我們國家暫時沒有完善的立法。
不過法官在量刑時會考慮被告人對被害人家屬的補償,以及被告人是否得到被害人家屬諒解等,但這都不是強制性的。
至于強制性賠償的部分,如對于喪葬費等,法院也只能從已知的被告人財產中劃撥,但是殺人犯通常都不會有很多可供執行的財產,所以刑事犯罪的賠償往往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賠償被害人、被害人家屬的損失。
如果財產歸殺人犯所有,判決生效后,可作為其個人財產強制執行。但是如果其親屬無勞動能力收入,且需要他贍養,應當給其親屬留下適當的份額。其余的可強制執行作為賠償金。
追究刑事責任并不能免除民事賠償,提起公訴的時候被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回,造答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
相關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刑法》第三十六條 【賠償經濟損失與民事優先原則】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犯罪分子,同時被判處罰金,其財產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處沒收財產的,應當先承擔對被害人的民事賠償責任。
殺人犯家屬陪了死者的安葬費,跟殺人犯判刑有關系嗎?
殺人犯家屬,賠償了死者的安葬費,跟殺人犯量刑當然是有關系的。
主動賠回償受害人損失,化解矛盾答的,酌情可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
一般來講,賠償了受害人損失,就不會被處以死刑了。
如果不賠償,法院可以依法做出判決,并從重對犯罪嫌疑人量刑。
法律鏈接:《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條 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屬代為賠償,視為被告人賠償,如果在判決前主動賠償,可以從輕處罰。
殺人犯死后受害人家屬如何獲得賠償
殺人犯死后,受害人家屬可以通過與罪犯家屬協商,或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來獲得賠償。
在殺人犯死后,應該由罪犯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作為受害人家屬,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根據《繼承法》的規定,以罪犯的法定繼承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罪犯沒有遺產,或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則繼承人沒有賠償責任。
《繼承法》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擴展資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 故意殺人,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是中國刑法中少數性質最惡劣的犯罪行為之一。
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殺人罪是行為犯,只要行為人實施了故意殺人的行為,就構成故意殺人罪。由于生命權利是公民人身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實際被殺,不管殺人行為處于故意犯罪的預備、未遂、中止等哪個階段,都構成犯罪,應當立案追究。
根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可以將故意殺人罪的行為大致劃分為以下幾種:
第一種,謀財型殺人案件:指作案人為非法獲取公私財物而實施殺人的犯罪案件。這類案件包括搶劫殺人案件、盜竊殺人案件、謀財害命案件等。
第二種,復仇型殺人案件:指作案人為了發泄內心的積怨而實施殺人的案件。包括私仇報復殺人案件、報復社會殺人案件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所以目前的慣例是只要肯賠償,法院就撮合受害方給出具諒解書,然后殺人犯就可以死緩專了,這是屬典型的有錢人可以花錢買命,我非常反感這個東西,覺得就算再有錢法院也不能這么干,可是要命的話收害人一家往往得不到合理賠償,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可以在沒有判決之前向法院申請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也可以另行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殺人犯死后,受害人家屬可以通過與罪犯家屬協商,或提起民事訴訟的內方式來獲得賠償。
容在殺人犯死后,應該由罪犯本人承擔賠償責任。作為受害人家屬,如果協商不成的,可以根據《繼承法》的規定,以罪犯的法定繼承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被告在所繼承的遺產范圍內承擔賠償責任。但是,如果罪犯沒有遺產,或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則繼承人沒有賠償責任。
《繼承法》
第三十三條
繼承遺產應當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繳納稅款和清償債務以他的遺產實際價值為限。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
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償還責任。
故意殺人罪賠償家屬:1、喪葬費;2、被扶養人生活費;3、死亡賠償金;4、精回神損害撫慰金;5、交通費、答食宿費等。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親屬可以不賠償被害者家屬嗎
看是什么親屬了,以及行為人是否成年,如果不是財產共有人或者監護人的,是沒有代行為人賠償的義務的。
酒后殺人是要承擔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喝酒并不能稱為其減輕或者回免除法律責任的借口。答刑事責任:酒后殺人應以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同時,喝酒既不是法定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事由,也不具備從重處罰的事由,因此,酒后殺人的量刑輕重,如果沒有自首、立功情形的話,將依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責任:殺人之后,勢必要承擔被害人的喪葬費、被害人家屬的誤工費、住宿費、交通費。至于是否能夠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要求死亡賠償金則存在爭議,持否定意見的人認為:最高人民法院在刑事訴訟法實施后以司法解釋形式明確了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中,對精神損害賠償不予支持。而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損害賠償解釋中,把死亡賠償金認定為屬于精神撫慰金的一種形式,所以,死亡賠償金理所當然的不能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得到賠償。而我國司法實務界似乎也采用這一觀點,例如著名的馬加爵案件,在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就沒有死亡賠償金的相關賠償。被害人家屬只能在刑事訴訟結束后,另行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死亡賠償金。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殺人犯家屬給的賠償金,要求受害方給他們寫收條,這是不是對判刑有所影響?
會啊!算悔罪情節,可以從輕量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積極賠償和被害人家屬諒解,量刑上會從輕
收了錢理應給收條
肯定
相關推薦:
定金賠償損失(合同定金的賠償損失如何規定)
工亡單位賠償(員工意外死亡用工單位如何賠償)
部隊打架賠償(部隊里打架會怎么處理)
傷害賠償包括(人生傷害賠償)
車禍賠償飯前(記一次腸道息肉切除小手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