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
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下,人們的工資收入也都在提高,國家在2018年就推行了個稅改革政策,個稅改革之后,起征點從原來的3500元提高到了5000元,可以說是極大的緩解了很多人的壓力。那么,個稅改革之后,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如果有對此類問題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繼續往下閱讀。個稅扣除的具體標準
新個稅改革之后的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分為了以下6類: 1、子女教育:每一個子女按照每月1000元的標準進行扣除; 2、繼續教育:如果有屬于繼續教育的人,那么每人按照每月400元的標準進行扣除; 3、大病醫療:個人住院治療的費用經過醫保報銷之后,如有超過15000元的部分才會進行扣除,且扣除最高的限額是80000元; 4、住房貸款:住房貸款每人按每月1000元的標準進行扣除; 5、住房租金:根據所在的城市不同扣除的標準也分為每月800到1500元不等; 6、贍養老人:年滿60歲的老人,獨生子女贍養的話扣除標準是每月2000元;如果不是獨生子女,就由有義務贍養老人的子女共同分擔每月2000元的扣除標準,每人每月不得超過1000元。 好了,以上就是關于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遇到此類問題的小伙伴。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個人所得稅的扣除標準:例如子女教育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父母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也可以選擇由雙方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而繼續教育屬于學歷(學位)教育的,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第五條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第八條納稅人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教育的支出,在學歷(學位)教育期間按照每月400元定額扣除。第十一條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納稅人發生的與基本醫保相關的醫藥費用支出,扣除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由納稅人在辦理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個人所得稅扣除標準
個人所得稅扣除的標準如下: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扣除的標準如下: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扣除的標準如下: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個人所得稅扣除的標準如下: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相關推薦:
保險賠償繼承(保險賠償款算遺產嗎)
雷擊死亡賠償(平安意外保險賠償范圍)
行政強制執行分哪三種(行政強制措施包括哪些)
住房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
過失火災賠償(房屋著火后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