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一方死亡,孩子的監護權歸誰??
父母離異,一獨生女孩歸母親撫養,其母死亡(也是獨女)現女孩隨外公外婆生活,戶口在其父親處,且再婚又生一女,聲明要領回,一方的失獨,女方父母健在,經濟實力強,為外孫女提供生活學習地方最好學校,而前女婿在婚姻中由鳳凰男,騙取房款,搖身一變套取丈人首付,變成百萬現金,外撈橫財,現如今痛失獨女,喪失財富,人財兩空,還被對方押住小孩戶口不放(當初男方為鄉下拆遷,)女方爭取孩子撫養權,把孩子戶口遷來讀一年級,咨詢如何父母離異,一方死亡,孩子的監護權歸另外存活的一方。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所以父母離婚,無論子女歸誰撫養,父母仍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其具有的監護權仍然存在。
法律分析
父母離異,一方去世,是不是需要把孩子要回,還是要和孩子的祖父母協商解決。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第二十七條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二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親屬;(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父母離婚,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第一,會影響孩子對感情的態度。
在離異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往往都會對感情充滿了不信任感。因為他們的父母在長達十幾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最終還是選擇離婚,所以這對于孩子的心理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甚至有些父母他們為了離婚總是在家里面吵鬧,那么在一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們可能就不會相信感情。因為他們已經親眼目睹了自己父母的這一段失敗的婚姻,所以他們可能很難走出自己內心的那一個世界,不愿意接受其他的人。就算是現在在找對象的時候,也有些人他們不愿意接受離異家庭的孩子,可能就是因為考慮到這樣的原因。
第二會對孩子的性格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當父母沒有離婚之前,孩子的性格也許是比較活潑開朗的,雖然說在家里面會有一些小任性,可是總體上說還是一個很天真的孩子。當父母離婚了之后,也許他就會在一夜間成長,因為他突然間意識到在今后日子里面,他必須要跟著父母雙方的一個人過。這個家庭不像之前的那么完整,當自己放學回家之后,也不會有香噴噴的飯菜等著自己,周末的時候也不會有父母和自己一起出去玩。很多的孩子因為父母離婚的原因,他們的性格都會變得比較的敏感,脆弱,甚至是自卑。而這一種情況可能持續到他們長大成人也無法改變。
第三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
有的孩子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學習成績是比較優異的,就是因為父母離婚的原因會影響他們的成績,因為他們總是在心里面想著自己父母的事情,這就無心學習。甚至她們害怕在學校里面有的同學會說到自己的家庭情況,于是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他的學習成績也許就會一落千丈。甚至是當父母離婚之后,為了吸引雙方父母的注意力,他們故意放縱自己,故意考很差的成績。
父母離婚對你有什么影響
影響很大,甚至后果都很嚴重。
一、 悲觀自卑、敏感脆弱。從孩子一出生,父母是孩子的保護神。父母離異后,孩子處在一個沒有父親或者沒有母親的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減少了這份安全感和優越感,從而在孩子心里就會容易產生“我的家庭是不幸的”、 “我是沒人要的孩子”、“我的命不好”這樣消極悲觀的想法,在與別人相處中自已覺得會低人一等。
如果父母離婚之后,對孩子的照顧與之前有巨大的反差,這樣的情況下會使孩子的心理變得非常的敏感,巨大的落差讓孩子感覺不到愛,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封閉自己,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二、自閉抑郁。父母在離異前后如果吵吵鬧鬧,這樣不和睦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對人際關系感到緊張。雙方重組家庭后,父母對孩子再疏于關心,孩子與他們的親情交流就會受到限制,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在家庭中被忽視了,孩子的心里就會容易產生孤獨感,行為上會表現出離群,情感上易于自閉抑郁,不愿輕易與別人交流。
三、膽小怯懦。有的父母離異后,往往把自已的感情和未來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具體表現為平時對孩子束縛過緊,管教過嚴。久而久之,孩子心理負擔過重,害怕自己使父母失望,對父母敬而遠之,從而變得膽小怕事,遇人遇事怯懦退縮。
四、叛逆難管。離異后的孩子有的由于親情的隔閡不愿接受繼父母的管教,或繼父母不便于管得太嚴,從小可能會養成事事以自我為中心的壞脾氣,由于對父母的離婚行為不理解,他們會對家庭產生一種厭惡感,從而易于出現叛逆的心理,讓人難以管束。
五、恐懼未來婚姻生活。很多恐婚的人群都是小的時候父母離婚了,這些人的內心里是不信任婚姻的,所以長大之后很可能不愿意結婚,甚至對任何感情都存在懷疑的態度。
相關推薦:
離婚債權負責(離婚前的債務離婚后由誰來承擔)
離婚辦理地址(離婚辦理地址)
離婚店鋪分割(離婚店鋪財產怎么分割)
離婚后汽車被(起訴離婚后車能賣嗎)
起訴離婚咋辦(男方起訴離婚女方不同意應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