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孩子課外培訓班費用應由夫妻兩人共同承擔。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都會選擇給孩子報名輔導班,雖然這樣經濟負擔加重了不少,但是家長們依然甘之如飴。
撫養費的本意就是在夫妻雙方離婚后,讓孩子的生活成長環境不受太大的影響,畢竟婚姻關系的解除并不會導致父母子女關系的解除。當然,有一點非常現實的情況就是,因為對配偶的不滿意,可能會牽扯到孩子身上,由此發生撫養費的糾紛。
有些家長可能會認為,只要離婚協議或者法院判決確定一個數字,照此履行即可,實際上除了我們所講案例的情況,隨著孩子升學成長的開銷增多,這個數字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醫療費用和教育費用因為金額較大,會與生活費分開統計,家長在離婚時也希望有點前瞻性,如果想給孩子比較有保障或者比較優質的教育環境的話,對教育費用的支出也提前做好商議,以免一人承擔造成較大壓力。
案例:
常某和王某于2017年協議離婚,夫妻兩人在離婚時約定,女兒常某某隨王某生活,所有費用由夫妻兩人共同承擔,常某每月支付生活費1500元,教育費和醫療費由雙方各自承擔50%。
2018年,在王某多次催促下,常某依然沒有按時支付撫養費和醫療教育費用,常某某起訴了父親常某要求支付撫養費用,并且提出要求增加生活費的要求。之后,常某補付了相應的費用。2019年,常某又沒有按時支付撫養費,這次,因為王某給常某某報了鋼琴輔導班,產生了3萬元的教育費用,常某某要求父母共同承擔,起訴父親支付教育費的一半。
常某則認為,離婚前,孩子一直沒有學習鋼琴的習慣,王某沒和自己商量就給孩子報個鋼琴班,產生額外教育支出,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范圍,拒絕支付。
在法院的判決意見中可以看到,雖然夫妻雙方約定了醫療費和教育費用由雙方共同承擔,但是教育費的具體支出應該按照當事人真實意愿平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競爭壓力的逐漸增大,父母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離異家庭的特殊性的,撫養教育費用的支出存在一定的不可協調。這時,要兼顧孩子的教育需求和沒有撫養一方的支付意愿是比較重要的。
離婚后,夫妻雙方可共同協商制定協議,如果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則應該由夫妻雙方共同承擔。
孩子上學的費用,即教育費用,包含在離婚時不直接撫養子女一方應當支付的撫養費范圍內,因此實際上應當是父母雙方共同負責。如果達成一致意見,那么可以擬定協議,根據協議支付。如果無法達成合意,學費作為撫養費的一部分,應當是雙方共同負擔。
法律規定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應當負擔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撫養費。所以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可以向另一方要求支付撫養費。具體金額通常是孩子所需全部撫養費的一半。
法律上撫養費的定義包含括子女生活費、教育費、醫療費等費用,故未成年子女成長所必需的費用都屬撫養費的內容,那種只承擔生活費和學費的看法是錯誤的。且根據《民法典》規定,離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撫養的,另一方應負擔部分或全部撫養費。
撫養費的規定:
關于撫養費的數額,法律規定可以由子女的父母雙方協議約定,若協議不成可以訴至法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法院一般會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的負擔能力及當地生活水平綜合考量。
我國法律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
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