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后誰是孩子的監護人?
夫妻 離婚 后誰是孩子的 監護人 ? 就算離婚后父母也是孩子的 法定監護人 ,孩子跟誰住在一起并不影響 監護權 的改變。 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父母作為監護人的,但是其中也不乏例外情形,父母在以下幾種情況下不再對孩子享有監護權: (一) 死亡。如果父母死亡,不再享有法律上的權利,監護權隨之喪失。 (二)喪失監護能力。我們說對孩子監護是因為孩子成長不完全,需要父母的督導,前提必須是父母有完全行為能力,足夠負擔對孩子的監護,否則喪失對孩子的監護權。 (三)存在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擔任監護人對該子女明顯不利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其監護權的情形。 在以上情況下父母不能對孩子享有監護權,監護權變更,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父母不是監護人的時候,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法定監護人,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人的監護責任有哪些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被監護人的民事行為能力受到限制,不具備全面充分的自我保護能力。對此,監護人有權利和職責予以保護,保證被監護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二)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被監護人對財產的處理還有所欠缺,監護人可以依法對其進行管理,必要時可以合理利用和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三) 代理 進行民事活動和民事 訴訟 活動?!睹穹ㄍ▌t》第14條的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四)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為保證被監護人健康成長,監護人必須負責其教育工作。 (五)對被監護人給他人造成的損害承擔 民事責任 。被監護人在外行為可以說與監護人的照顧息息相關,根據民 法規 定,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引起的民事責任。 綜合上面所說的,夫妻之間離婚了對于孩子的監護是沒有任何改變的,離婚后不管孩子是跟誰,那么作為父母都是孩子的監護人,而且還必須要履行做父母的職責,一方 撫養 ,那么另一方就要支付孩子的 撫養費 ,直到孩子滿了十八歲,才算是完成了父母應盡的義務。
離婚孩子共同撫養,監護權是誰
離婚孩子共同撫養,監護權是誰離婚后孩子共同撫養,監護權是父母雙方。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夫妻雙方離婚后一方將獲得孩子的撫養權,另一方則會喪失孩子撫養權。喪失撫養權不代表喪失監護權,離婚后孩子的監護人還是原夫妻雙方,即使夫妻雙方離婚,依舊是子女的父母,監護關系不會因離婚發生變更。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夫妻離婚后,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無權取消對方對該子女的監護權,但是未與該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對該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人民法院可以取消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不給撫養費違法嗎
不給撫養費是違法行為,對方可以進行起訴處理,不履行撫育義務,針對此情況可向一審法院反映。由一審法院對不執行判決的當事人進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撫養子女的義務。如果仍然不聽勸告,不接受教育,拒不執行判決,一方當事人可以向一審法院提出申請要求強制執行。
離婚后我還是小孩的法定監護人嗎
父母離婚后,子女的撫養權可以歸其中一方;但是雙方依然均是雙方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依法履行對孩子的監護人責任,是當父母的“底線”。許多家長朋友對“監護人”的稱謂感到陌生,因為我們一般談論的是孩子的撫養權爭議,很少有監護權的爭議,其實作為孩子的父母,雙方就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這不僅是權利,也是義務。
擴展資料:
撫養權與監護權的區別:
1、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系解除的影響
夫妻離異之后,父母對子女的監護權不受影響,因為,父母對子女的親權、監護權不受父母之間婚姻關系解除的影響。父母離異之后爭奪的是子女的撫養權而不是監護權,因為,監護權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一方沒有對子女有犯罪行為、虐待行為或者對該子女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取消的,父母任何一方對未成年子女都擁有法定監護權。
2、監護人并不都是應對被監護人盡撫養義務的人
父母作為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負有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義務,但有的情況下,監護人并不是撫養人。實際上,只有當監護人同時又是撫養人時,他對被監護人才既要盡撫養義務,也要承擔監護責任。
3、父母間不存在監護權變更問題,變更的是撫養權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只有在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才由該條規定的其他人依序擔任監護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新婚姻法規定的子女監護權應歸誰?
女方三婚子女的監桿,護權應歸誰一、離婚后監護權屬于誰
對于離婚后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問題?!痘橐龇ā返谌鶙l規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父母離婚后,對子女的權利義務仍然存在,子女無論隨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因此,離婚后,父母雙方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不變,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撫養教育子女的權利與義務。
離婚后,父母一般均會分開生活,或者重組家庭,離婚后的未成年子女,一般隨父或隨母生活,這勢必會造成子女缺乏父或母的監護,怎么才能使與子女分開生活的父或母一方依法盡其監護職責呢?實踐中一般與子女分開生活的一方,通過給付撫養費和行使的方式行使其撫養教育子女的權利和義務。
二、監護權主要內容
人身監護權
監護權的人身監護權與親權中的身上照護權的內容基本相同,具體包括:
(1)住居所指定權。未成年人不得隨意離開監護人指定的住所和居所。此權利由監護人行使。對于精神病人,亦同。
?。?)交還請求權。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被人劫掠、誘騙、拐賣、隱藏時,監護權享有請求交還被監護人的權利。
?。?)被監護人身份行為以及身上事項的同意權。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不能獨立行使身份行為和獨立決定身上事項,必須經監護人同意,方能行使。如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職業的許可,法律行為的補正等,都由監護人為之。
?。?)撫養義務。這一義務源于親屬權的義務,監護人應當為被監護人提供扶養費,包括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等費用,但被監護人有財產的除外。對被監護人無法定扶養義務之人,不承擔此項義務。
?。?)對被監護人監督、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被監護人是未成年人的,其教育、監督的權利和義務,與親權的內容相同;被監護人是精神病患者的,監督的權利義務有特殊的內容,除了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不受侵害外,還負有監督精神病人不得侵害他人的權利。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監督不力,被監護人侵害他人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的,監護人應承擔賠償的義務。
?。?)對于精神病人的特定護養、救治義務。應根據具體情況,對被監護人進行醫治,促使其康復。
相關推薦:
離婚財產如何分割彩禮(離婚后彩禮錢怎么分割)
彩禮什么情況可以不退(什么情況下女方可以不退彩禮)
如果女方騙彩禮犯法嗎(女方騙彩禮是否坐牢)
婚姻彩禮是否可以返還(三種情形可以返還彩禮)
婚姻無效需要退彩禮嗎(無效婚姻期間的彩禮應否返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