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撫養權怎么判
嬰兒撫養權怎么判一、嬰兒撫養權怎么判
1、嬰兒撫養權的判決視情況而定: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判給女方。兩周歲以下的子女,屬于哺乳期內,為保證嬰兒的發育成長,一般應隨母方生活。除非母方有其他情形;
(2)兩周歲以上的子女,會優先考慮條件較好的一方撫養孩子,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主要考慮經濟狀況、個人素質、生活環境、對子女的責任感、以及與子女的感情親密程度等,但一方有其他情形的,可予優先考慮。如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等;
(3)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隨母生活發生爭議的,應考慮子女本人的意見;
(4)父母雙方可協議輪流撫養子女,這個會根據雙方自愿達成的撫養協議,或者在法院的參與下達成撫養協議;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一)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二)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
(三)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二、嬰兒哺乳期可以離婚嗎?
嬰兒哺乳期可不可以離婚需要視情況而定:
1、丈夫提起離婚訴訟,根據的規定,妻子處于哺乳期的,男方提出離婚是不可以的。但是,在女方哺乳期期間,男方提離婚并非絕對不允許,如果女方有重大錯誤,或因婚后與人通奸懷孕,或者分娩期間與人亂搞兩性關系等,人民法院查明屬實,可以受理該離婚案;
2、妻子提起離婚訴訟,妻子可以在哺乳期離婚。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女性在懷孕期間、分娩后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后六個月內,可以提出離婚。如果女性決意要在哺乳期離婚,經法院審理查明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無和好可能的,法院依據事實情況可以判決離婚。尤其是男方的過錯使女方提起離婚,那么判決其離婚對女性和嬰兒可能反而會更好,更有利于保障她們的權益;
3、夫妻協議離婚,協議離婚是指,夫妻雙方都愿意離婚,并且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的問題達成協議后,前往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領取離婚證。沒有對哺乳期期間的協議離婚予以禁止。因此,只要夫妻雙方愿意且達成協議,那么夫妻可以在哺乳期辦理協議離婚。
小孩撫養權的判定標準
我國婚姻法確立了解決子女撫養問題的總原則是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
(1)孩子未滿二周歲,根據相關規定:二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親生活,父母雙方協商由父親直接撫養的除外。母親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子女可隨父親生活:
①母親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
②母親有撫養條件卻不盡撫養義務,雖屬于違法行為,但如強迫其直接撫養,將對子女不利,如果父親要求子女隨其生活,可以允許。
③母親可能因工作、學習等原因或者染有吸毒、賭博、賣淫等惡習,或者離家出走下落不明等原因而無法或者難以妥善照顧子女的。
④父母雙方協商一致,二周歲以下子女可隨父親生活,但必須以不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為前提。
(2)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①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②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于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③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④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⑤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3)十周歲以上的子女,可以自己選擇隨母親或者父親生活的。 一方撫養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撫養費,一般為月工資收入的20%-30%。 一般婚前財產歸個人,婚后財產均分的,如果一方有過錯,可以要求少分財產。同時,如果在今后的撫養期內,一方不適合撫養小孩,另一方可以到法院重新起訴,要求變更小孩撫養權。
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四條 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離婚關于孩子的撫養權怎么判定
離婚確定兒女撫養權如下: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可隨父方生活;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并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準許;3、在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予準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者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相關推薦:
為了求職離婚(投職簡歷中寫離異會對面試有影響嗎)
提離婚的句子(離婚的句子最走心的話)
家暴起訴離婚(男方家暴 起訴離婚可以一次判離嗎)
男友隱瞞離婚(男友沒離婚和我交往了)
收養孩子條件是什么(領養孩子需要什么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