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譽受損的等級
公司名譽受損遭受到了侮辱,誹謗,隱私被非法泄露等。企業名譽損失賠償標準如下:1、從侵害情節來考慮,侵害情節較重,造成較嚴重的后果的,可以予以賠償。2、從受害人的諒解程度考慮。如果責令加害人承擔非財產責任后,受害人能夠諒解,就說明受害人的精神創傷已經平復,可以不予以賠償。3、從加害人認錯態度考慮。如果受害人諒解而加害人仍不認識錯誤,則不能因為受害人精神創傷的平復而對違法行為不予以制裁,仍應責令加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條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第一千零二十八條 民事主體有證據證明報刊、網絡等媒體報道的內容失實,侵害其名譽權的,有權請求該媒體及時采取更正或者刪除等必要措施。
誹謗他人名譽要賠償多少錢
誹謗他人名譽的賠償金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1、如果誹謗行為造成了被侵權人精神損害,侵權人需賠償相應的損失;
2、被侵權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公開賠禮道歉,以消除不良影響;
3、若侵權人不響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被侵權人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
4、法院可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并賠禮道歉;
5、在誹謗行為多次發生或造成嚴重后果時,侵權人還可能面臨誹謗罪的刑事責任追究。
誹謗他人名譽的賠償計算因素:
1. 誹謗行為的嚴重程度:包括誹謗的內容、性質以及對受害人名譽的影響程度;
2. 誹謗行為的傳播范圍:誹謗信息傳播的廣度和速度,以及受眾的規模;
3. 受害人的社會地位:受害人的職業、知名度和在社會中的影響力;
4. 誹謗行為對受害人造成的實際損失:包括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賠償;
5. 誹謗者的主觀惡意:誹謗者發布不實信息時的主觀惡意程度和動機;
6. 誹謗行為的持續時間:誹謗信息存在的時間長短及受害人遭受的困擾時長;
7. 誹謗行為是否有道歉或糾正措施:誹謗者是否采取措施減輕對受害人的傷害;
8. 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和司法實踐中的判例來參考確定賠償金額。
綜上所述,誹謗他人名譽的賠償金額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包括賠償精神損害、公開賠禮道歉、法院訴訟等措施,嚴重情況下還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追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九條
侵害他人名譽權,行為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侵害名譽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因下列原因之一侵害他人名譽權的,不承擔侵權責任:
(一)為公共利益實施新聞報道、輿論監督等行為,因合理使用公共利益的信息源而侵害他人名譽權的;
(二)為維護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實施救助行為或者提起訴訟、仲裁等法律行動,因合理使用公共利益的信息源而侵害他人名譽權的;
(三)其他法律規定的免于承擔侵權責任的情況。
本條規定的名譽,是指具有人格尊嚴的名聲,受法律保護。侵害名譽權的行為,包括侮辱、誹謗等。本條規定的嚴重精神損害,是指由于侵權行為導致被侵權人出現嚴重的精神痛苦、精神疾病或者精神障礙等情況。
誹謗造成名譽損失賠償多少
一、誹謗的賠償標準是多少
(一)誹謗罪的賠償標準不是法律統一規定的,誹謗罪的賠償標準是根據以下因素確定的:
1、侵害人的過錯程度;
2、侵害人的獲利情況;
3、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4、受害人精神受損害的程度和后果;
5、侵權行為的方式、場合和范圍;
6、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
(二)法律依據:《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條 【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數額的確定】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賠償;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以及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條 【精神損害賠償】侵害自然人人身權益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義的特定物造成嚴重精神損害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二、誹謗罪的判刑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三、誹謗罪的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狀怎么寫
1、首部應當寫明:
(1)文書名稱,即“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
(2)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或者工作單位和職務、住址。
2、正文應當寫明:
(1)訴訟請求;
(2)事實與理由;
(3)證明損失的證據等。
訴訟請求,應當寫明請求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賠償的項目和具體數額。事實,應當寫明因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造成實際經濟損失的情況。理由,應當根據有關法律規定,寫明為什么應當電附帶民事訴訟被告人承擔民事責任。證明損失的證據,應當一一列明名稱、種類及來源。
3、尾部應當寫明:
(1)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稱;
(2)附帶民事起訴狀的份數;
(3)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簽名或者蓋章;
(4)具狀時間。
由于附帶民事訴訟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的,檢察機關已經對犯罪行為提起公訴,因此,刑事附帶民事起訴狀中應當重點寫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給被害人造成物質損失的情況及有關證據。
在誹謗案件中主要產生的賠償項目就是精神損害賠償金,不過,受害人的精神損傷程度沒有辦法做鑒定,所以,精神損害賠償金標準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參考依據。如果雙方能協商處理賠償問題,并取得受害人諒解的,是可以不追究刑事責任的。
相關推薦:
誹謗公司賠償(員工離職后給公司造謠中傷怎么辦)
善心會屬于非法集資嗎(通過眾籌騙錢有什么法律風險)
治安處罰法釋義(治安管理處罰法解釋二)
假冒偽劣服裝賠償(假冒偽劣產品怎么處罰)
股份制賠償款法人(股份制公司法人和股東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