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債券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分為多種類型。首先,按照債券的發行地和面值貨幣的不同,國際債券可分為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外國債券是指借款主體在其本國以外國家發行,以發行地所在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如在日本發行的美元債券稱為武士債券;歐洲債券則是借款人在債券票面貨幣發行國以外的國家或離岸國際金融市場發行的債券,無需受任何國家金融法令管轄。
其次,按照債券的發行對象,國際債券可以分為公募債券和私募債券。公募債券面向社會公眾發行,可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私募債券則限于特定數量的投資者發行,發行價格較低,息票率偏高,但發行手續簡便,一般無需資信評級機構評級。
再次,按照債券的性質和功能,國際債券可以分為一般債券、可兌股債券、附認股權債券。一般債券是按債券的普通還本付息方式發行的,包括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企業債券等。可兌股債券是一種可以在一定時期后將債券轉換為企業股票的債券,讓投資者成為企業股東,享受股票分紅待遇。附認股權債券則賦予投資者購買借款企業股票的優先權,發行者通常為大企業。
接著,按照債券的利率類型,國際債券可以分為固定利率債券、浮動利率債券和無息債券。固定利率債券在發行時設定固定的息票率;浮動利率債券的息票率會隨著國際市場利率變化而變動,利率基準和浮動期限參照倫敦同業拆放利率;無息債券則以低于票面額的價格出售,到期時按票面額收回,差價作為投資收益。
最后,按照涉及的貨幣種類,國際債券可以分為雙重貨幣債券和歐洲貨幣單位債券。雙重貨幣債券涉及兩種貨幣,發行時確定兩種貨幣間的匯率,有助于規避匯率風險;歐洲貨幣單位債券以歐洲貨幣單位為面值,具有價值穩定的特點,近年來在歐洲債券市場上的比重逐年增大。
國際債券(international bonds) 國際債券是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家組織為籌措和融通資金,在國外金融市場上發行的,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的債券。 國際債券的重要特征,是發行者和投資者屬于不同的國家,籌集的資金來源于國外金融市場。 國際債券的發行和交易,既可用來平衡發行國的國際收支,也可用來為發行國政府或企業引入資金從事開發和生產。 依發行債券所用貨幣與發行地點的不同,國際債券又可分為外國債券和歐洲債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