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重組的方式
資產重組是企業資產的擁有控制者或者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對企業資產的分布進行重新組合、調整、配置的過程。資產重組的方式主要包括資產轉讓、資產置換、資產租賃等。
(一)資產轉讓
資產轉讓是指企業轉讓本企業的或者受讓另一企業的部分或全部資產(包括商譽、經營業務及清算資產)。企業轉讓、受讓資產,不影響轉讓、受讓雙方企業的存續性。
企業整體資產轉讓是指,一家企業(以下簡稱轉讓企業)不需要解散而將其經營活動的全部(包括所有資產和負債)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轉讓給另一家企業(以下簡稱接受企業),以換取代表接受企業資本的股權(包括股份或股票等),包括股份公司的法人股東以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向股份公司配購股票。
(二)資產置換
在上市公司出售或收購資產的各種重組中,不涉及現金流動的資產置換重組成為上市公司重組的主流形式。
以非貨幣性資產換取股權、整體資產置換是目前企業改組業務中常見的事項。
以非貨幣性資產換取股權,是指企業以經營活動中使用的部分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存貨等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換取被投資單位的股權(股票或股份),包括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東以非貨幣性資產作價購買配股。
企業整體資產置換是指,一家企業以其經營活動的全部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與另一家企業的經營活動的全部或其獨立核算的分支機構進行整體交換,資產置換雙方企業都不解散。
(三)資產租賃
資產租賃,是指在約定的期間內,出租人將資產使用權讓與承租人以獲取租金的協議。
資產租賃有兩種可能:可能是重組公司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方式將被重組公司的資產剝離出來,于是只好暫時采用租賃這種方式,這樣還可以增加被重組公司的現金流;被重組公司暫時沒有能力獲得重組方的優質資產,只好先租賃。當然資金的確定和支付有很大的靈活性。
資產重組對股價有什么影響
我們常常看到有公司發出公告停牌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等到復牌的時候,股價一路飆升,那么資產重組為什么會對股價產生這樣的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就是對企業資產的分布狀態進行重新組合、調整、配置的過程,或對設在企業資產上的權利進行重新配置的過程。
資產重組一般分為債務重組、機構重組、資產注入等等。當有優質資產注入或者現金流入的時候,對于一家公司來說肯定是好事。
舉個例子,比如:當一個公司股票是2元的時候,有100份股票,那公司的價值就是200元,當公司進行資產重組,引進外來資產100元的時候,公司的價值發生了變化200+100=300元,相對應的他的股票也會隨著漲起來。
所以資產重組如果成功了,并且注入的是優質資產,那對股票來說就是利好,股價會相應上漲。
但也有利空影響的時候,比如資產重組失敗了,或者是注入的資產比較差,那股價也會下跌。
利好。資產收購效益好,收購后的資產證券化會有很大的價值,所以是利好的。一般來說股價會上漲,但如果并購重組不成功,股價可能會下跌,則是利空。
資產收購的主體是兩家公司的買方和賣方,不包括公司的股東。因此,資產收購、控制權收購和股權收購有著本質的區別。資產收購的標的是出售公司的某一特定資產,不包括公司的負債。收購完成后,被收購公司和標的公司保持各自獨立的法人資格。雖然資產取得的法律關系比較簡單,但也可能產生相應的交易成本。
資產收購的賬務處理?
資產收購的賬務處理是指企業在收購資產時,根據會計準則,對收購資產的賬務處理過程。第一是按照所購資產的實際價值對資產的取得進行評估;其次,根據取得資產的實際價值,合理計量購置資產的成本;第三,根據取得資產的實際價值,正確確定取得資產的折舊費用;最后,根據收購資產的實際價值,合理計入收購資產的減值準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