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虛假出資的法律后果是哪些
股東若虛假出資,將面臨一系列法律后果。首先,需補足出資,同時向已按時足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其次,將面臨罰款,公司發起人與股東需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并處以虛假出資金額5%至15%的罰款。若虛假出資行為嚴重,且數額巨大,后果嚴重,或有其他嚴重情節,將構成虛假出資罪。此類犯罪將對犯人處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處罰金,金額為虛假出資或抽逃出資金額的2%至10%。對于單位犯罪,將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人員處以相應刑罰。因此,任何虛假出資行為均需承擔違約責任,構成犯罪的還將受到刑事責任追究。股東務必確保真實出資,以避免法律后果。
虛假出資掛名股東承擔什么責任
虛假出資掛名股東在法律上需要承擔明確的責任。首先,按照《公司法》規定,成為公司股東必須有相應的出資或認購股份。若無出資而被登記為股東,實際未出資,這構成了虛假出資。若此行為被揭露或查出,虛假出資的掛名股東需承擔明面出資范圍內對公司的債務的連帶責任。
該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此法指出,有限責任公司應置備股東名冊,記載股東的姓名或名稱、住所、出資額以及出資證明書編號。登記在股東名冊上的股東有權行使股東權利。同時,公司需要將股東信息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若信息變更,需辦理變更登記。未登記或變更登記的股東,其權利在法律上無法對抗第三方。
因此,虛假出資掛名股東需面對的法律責任主要包括:在明面出資范圍內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同時,未按照法律程序進行股東登記或變更登記的行為可能影響其在法律上的權利,使得其在與第三方的交易中處于不利地位。這表明,作為掛名股東,應當依法履行股東義務,避免法律風險。
法院對股東虛假出資是怎么認定的
虛假出資主要有以下表現形式:
1、以無實際現金或高于實際現金的虛假的銀行進賬單、對賬單騙取驗資報告,從而獲得公司登記;
2、以虛假的實物投資手續騙取驗資報告,從而獲得公司登記;
3、以實物、工業產權、非專利技術、土地使用權出資,但未辦理財產轉移手續;
4、股東設立公司時,為了應付驗資,將款項短期轉入公司賬戶后又立即轉出,公司未實際使用該項款項進行經營;
5、未對投入的凈資產進行審計,僅以投資者提供的少記負債高估資產的會計報表驗資。
【法律依據】根據《公司法》第199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為出資的貨幣或者非貨幣財產的;
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虛假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相關推薦:
清算組成員怎么組成的(清算組成員如何產生)
遣散遣散賠償(遣散費的賠償標準新規)
精神折磨算家庭暴力嗎(家暴包括什么行為)
破產和解立案(企業破產流程詳解)
不投標能退保證金嗎(交了保證金不投標保證金可以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