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侵權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著作權侵權判斷的標準是根據侵權行為人的侵權行為結合主觀的方面來確定的。著作權侵權主要是指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或超越許可范圍,實施了發表其作品、在他人作品上署名、以自己名義進行發表、篡改或剽竊他人作品等侵權行為。
一、著作權侵權判斷的標準是什么?
著作權侵權行為的判定標準主要是當事人在不經著作權人同意的情況下,就發表、歪曲、篡改或剽竊別人作品的行為,使用別人的作品沒有支付報酬,沒有參與作品的創作,但是在該作品上標注自己的名字的,以及其他侵犯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行為。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為。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行為。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行為。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二、侵犯著作權的刑事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1、行為人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件及其他作品的;
(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3)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制作的錄音錄像的;
(4)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2、行為人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上述規定的侵權復制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3、單位犯上述兩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上述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整體而言,只要是使用別人的作品的,就一定要跟原作者聯系,在原作者同意了的情況下,哪怕是原作者同意讓自己無償使用的,也不能隨便使用別人的作品。而且,就算對方的作品沒有進行過著作權登記,這些行為也會構成著作權侵權。
著作權侵權認定標準是什么
著作權的侵權行為通常指沒有經過原創作人的同意,私自使用原創作人的作品或專有權力的行為,包含但不僅限于音像制品、表演、畫作、文學作品等,且對原創作人造成了實際上的利益或非財產損害。
一、著作權侵權認定標準是什么
1、著作權侵權行為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
2、凡行為人實施了《著作權法》第45條和第46條所規定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權造成財產或非財產損失,都屬于著作權侵權行為。
3、著作權侵權行為須具備的條件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
(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
(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
4、著作權侵權行為的特征
(1)侵權對象的多重性。
(2)被侵害主體的特定性。
(3)侵權行為表現為使用他人作品的非法性。
(4)侵權形式的多樣性。
二、著作權侵權行為構成要件
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上看,應從“過錯”與,“無過錯”,兩方面來分析,在適用過錯歸納原則的場合,其構成必須同時具備行為的違法性:(加害行為),損害事實,因果關系與過錯四個要件。就基于無過錯責任原則認定的侵權行為而言,由于不考慮為人是否有過錯,因而過錯不再是該類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
1、違法性。造成損害事實的行為必須具有違法性質,行為人才負有賠償責任。否則,既使有損害事實,也不能使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無論行為人實施的活動是否侵犯了著作權人的利益還是其實施的活動對著作權的利益構成重大威脅,在將來必然損害著作權人的利益,都構成了侵犯著作權的行為。
2、損害事實。它通常是指侵權人所實施的行為客觀上給受害方帶來了傷害。如果侵權人的行為給著作權人造成了損害且無法定的負責理由,則侵權人應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如果侵權人實施了侵權行為而未對著作權人造成實際損害是否應承擔侵權責任呢?如某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非法大量復制其作品,但未分行,這是否屬于侵犯版權行為?又如某出版者,未經作者許可擅自出版但支付給作者稿酬的。我認為這些都是侵權行為,因為他們未經作者許可又無法律許可,侵權人行使了本應由著作權人所控制的權利或妨礙了著作權人權利的行使。
如果未經著作人同意且又沒有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擅自使用著作人的作品,并且對著作人的利益造成損害,就屬于著作權的侵權行為。著作人可以依法向司法機關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自己的權力,并且向侵權人要求一定的賠償。
著作權專有權利的侵權判斷與區分
著作權侵權行為指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又無法律上的依據,使用他人作品或行使著作權人專有權的行為。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采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著作權侵權的判斷標準是是否以盈利為標準的。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就會構成犯罪。
著作權專有權利的侵權判斷與區分是: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行為。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行為。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行為。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行為。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報酬的行為。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行為。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著作權侵權的種類是什么?
1、直接侵權未經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的許可而以任何方式復制、出版、發行、改編、翻譯、廣播、表演、展出、攝制電影等行為,均構成對著作權的直接侵權。這種侵權行為是主要打擊的對象。
2、間接侵權是指侵權人的侵權行為是他人侵權行為的繼續,從而構成間接侵權;或某人須對他人的行為負一定責任,而他自己并沒有直接從事任何侵權的行為。
3、違約侵權這種侵權行為主要發生在著作權轉讓及著作權許可活動中,如著作權受讓人或被許可人違反合同約定,擅自超出轉讓協議或許可協議的約定使用著作權。這種行為既構成違約又構成侵權。這種情況在計算機軟件轉讓與許可使用中發生比較多。
4、部分侵權侵權行為人不是全部復制、改編、翻譯或以其他方式不經著作權人的許可而使用他人的作品,而是部分侵權使用他人的作品。
總而言之,只要是使用別人的作品的,就一定要跟原作者聯系,在原作者同意了的情況下,哪怕是原作者同意讓自己無償使用的,也不能隨便使用別人的作品。而且,就算對方的作品沒有進行過著作權登記,這些行為也會構成著作權侵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十一條
未經權利人許可,不得進行下列行為:
(一)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版式設計、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或者廣播、電視上的權利管理信息,但由于技術上的原因無法避免的除外;
(二)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品、版式設計、表演、錄音錄像制品或者廣播、電視上的權利管理信息未經許可被刪除或者改變,仍然向公眾提供。
第五十二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剽竊他人作品的;
(六)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視聽作品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七)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八)未經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錄音錄像制品的著作權人、表演者或者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制品的原件或者復制件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九)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十)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十一)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行為。
著作權侵權的認定
1、有侵權的事實。2、行為具有違法性。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
【法律分析】
1、有侵權的事實即行為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按著作權法規定的使用條件,擅自使用著作權人的作品,以及表演、音像制品和廣播電視節目。2、行為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是一種絕對權,任何人都負責有不能侵犯該項權利的不作為義務。他人在使用著作權作品時必須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法律有關規定,如果行為人違反了法律的規定,其行為即具有違法性。至于不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未能取得著作權的作品,或者是已進入公有領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時不存在侵權問題。3、行為人主觀有過錯所謂過錯,是指侵權人對其侵權行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狀態,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絕大多數是故意的;也有少數既可以由故意構成,也可以由過失構成。
【法律依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四十、 第四十六條改為第四十七條,修改為:“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制品,并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權復制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三)未經表演者許可,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音錄像制品,或者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表演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四)未經錄音錄像制作者許可,復制、發行、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制作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五)未經許可,播放或者復制廣播、電視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六)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權利人為其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采取的保護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技術措施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七)未經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或者改變作品、錄音錄像制品等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八)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作品的?!?/div>
相關推薦:
什么是著作權侵權(著作權侵權認定標準)
外掛要司法鑒定嗎(貴港市司法局內設機構)
發明專利申請多久下來(申請發明專利最快多長時間)
彩禮糾紛怎樣舉證(彩禮糾紛如何舉證如何確定原被告)
小汽車超載怎么處罰(小轎車超載罰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