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臺跑路了錢還能要得回來嗎
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P2P平臺涉嫌非法集資的話,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可以返還投資人,但應扣除利息、分紅、傭金、返點等費用;
涉案財產不足以全部返還的,按比例返還。
法律依據】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十八條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而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它金融機構以及其它任何單位。
P2P網貸是不是非法集資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法律的概念,P2P目前實際上是在打擦邊球。作為一種新的金融模式,它缺少監管,正如當年淘寶和阿里巴巴剛誕生時的情況一樣,你有沒有聽說有人要交稅?但現在,很多大賣家都會告訴你,遲早要還的。
非法集資指的是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準,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
那么,P2P網貸具體是什么呢?債券轉讓、抵押貸款、信用貸款,P2P在這些情況下扮演的角色只是中介,很難對其定義。如果資金池、做虛假信息、項目包裝等行為發生,那么就是非法的P2P。然而,這類行為的定罪多數不是非法集資,更多的是虛假信息。
如果你只是想知道為什么不是非法集資,那是因為國內還沒有成立監管部門和法律條例。這也反映了P2P行業監管的空白。雖然存在風險,但政府也在逐步完善相關法規,加強監管。
總的來說,P2P網貸在現階段可能還處于探索階段,沒有明確的監管和法律框架。因此,投資者在進行相關投資時需要格外謹慎,了解風險并做好風險防控。
值得注意的是,P2P網貸雖然缺乏明確的法律地位,但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金融創新,為普通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渠道。然而,這也意味著投資者需要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和風險意識。
當前P2P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缺乏有效的監管,導致部分平臺出現經營不規范、信息披露不足等問題。這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影響。因此,加強監管、完善法律法規、提高透明度已成為當務之急。
盡管如此,隨著監管環境的逐步完善,P2P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健康的發展。投資者也應樹立正確的投資觀念,理性對待P2P投資,避免盲目跟風。
同時,政府也在積極推動P2P行業的規范化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加強平臺備案管理,推動信息披露制度建設,提升行業整體透明度。這些措施為P2P行業的健康發展奠定了基礎。
未來,隨著監管環境的進一步優化,P2P行業有望在創新與合規之間找到平衡點,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安全可靠的投資選擇。
P2P平臺是非法集資嗎
P2P不算是非法集資,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非法集資和P2P的差別
一、出借人群不同:P2P借貸是具有小額資金需求的個人,一般情況下為了減小風險,會對資金進行雙向打散,即一個借款人的借款會來自多個不同的投資人或者一個投資人的資金會借給多個借款人。但不管什么情況下,每一筆借款都是獨立存在的。而非法集資的集資對象卻是指向不特定的社會公眾而不是少數特定的人。
二、借款用途不同:p2p吸收資金的目的是用于生產、生活等,一般來講借款方具有還款意愿,能夠及時清退集資款項。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目的是所吸收資金用于發放貸款謀利。
三、收益率不一樣:p2p的收益率比銀行同期利率好一些,但利率受法律規定限制,在同期利率4倍以內。而非法集資擁有的高利息,比對應收益率高出很多,一旦資金鏈出現斷裂,即無法追回,那么出借人資金將無法得到相應保障。
同時非法集資具有以下特點:
一、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準,包括沒有批準權限的部門批準的集資;有審批權限的部門超越權限批準集資,即集資者不具備集資的主體資格。
二、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出資人還本付息,還本付息的形式除以貨幣形式為主外,也有實物形式和其他形式。
三、向社會不特定的對象籌集資金。這里“不特定的對象”是指社會公眾,而不是指特定少數人。
四、以合法形式掩蓋其非法集資的實質。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投資人(受害人)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據了解在此方面,知源貸以嚴密的風控系統,透明的資金流向等優勢,已經成為投資者最青睞的企業之一。因為像知源貸這樣的正規平臺會將借款項目信息披露真實、公開、透明,投資者在每一筆投資時都會看到借款人的詳細信息、資金的具體流向和還款來源,讓投資人在投資前就對項目有100%的掌控。
【幾何金融】
p2p四條紅線是什么
P2P四條紅線是指:
一、禁止非法集資。P2P平臺不得吸收公眾資金,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非法集資。平臺需要保證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不得涉及非法集資行為。這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和投資者權益的重要紅線。
二、禁止非法發放貸款。P2P平臺不能通過高利率吸引投資,再將資金放貸給需要的人。這種模式的利率往往過高,給借款人帶來巨大壓力,同時也有可能觸犯非法發放貸款的法律風險。
三、禁止提供擔保。為確保平臺自身的穩健運營和投資者的權益,P2P平臺不能對投資的項目提供擔保。擔保涉及到平臺承擔風險的責任問題,如果項目出現問題,可能會導致平臺的資金損失,影響投資者的利益。
四、禁止對項目和標的進行虛假宣傳。P2P平臺必須確保發布的項目和標的真實可靠,不得進行虛假宣傳誤導投資者。虛假宣傳不僅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也破壞了整個金融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P2P四條紅線的設定是為了規范P2P行業,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防范金融風險的發生。這些紅線涵蓋了從資金的籌集到項目的宣傳等多個環節,為P2P平臺提供了一個清晰的運營邊界和指引方向。只有在遵守這些紅線的基礎上,P2P行業才能健康、有序的發展,真正為社會經濟發展帶來正面的推動力。這不僅需要法律的規范和監管,也需要平臺自身的高度自律和投資者的理性選擇。
相關推薦:
特快專遞立案(可以郵寄立案嗎)
職務軟件著作權歸誰(軟件著作權屬于公司還是個人)
刑事精神鑒定(刑事精神鑒定標準)
關于餐飲賠償(餐飲賠付標準)
物流賠償損失(物流損壞賠償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