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立案庭立案流程
法律解析:法院開庭遵循固定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五個環節:
1. 開庭前準備:書記員負責確認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紀律。
2. 開庭宣布:審判長正式宣布開庭,并核對當事人身份,闡明案件性質,介紹審判人員及書記員,告知訴訟權利和義務,并詢問是否有回避申請。
3. 法庭調查:依次進行當事人陳述、證人證言(如有)、書證、物證、視聽資料和電子數據的展示、鑒定意見宣讀以及勘驗筆錄的宣讀。當事人或其代理人可經法庭許可,向證人、鑒定人或勘驗人提問。
4. 法庭辯論:原告方發言,隨后被告方答辯,再后是第三方發言或答辯,最后是雙方互相辯論。辯論結束后,審判長依次征詢各方最后意見。
5. 評議與宣判:辯論或最后陳述結束后,法官們進入評議室進行評議,隨后作出裁決。
法規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九條明確規定了一審審判組織的構成。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時,可由審判員和陪審員共同組成合議庭,或僅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成員人數必須是單數。簡易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則由一名審判員獨任審理。陪審員在執行陪審職責時,享有與審判員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立案庭是干什么的
法律分析:
網上是可以預立案,但是沒有網絡起訴的途徑,必須由本人攜帶起訴材料到法院立案庭去立案。
網上預立案流程:網上是可以預立案,但是沒有網絡起訴的途徑,必須由本人攜帶起訴材料到法院立案庭去立案。網上預立案流程:1、訴訟當事人成功注冊后,憑注冊帳戶名和密碼登陸網上預立案系統,提交各種立案材料的掃描件,并查看預立案答復情況。2、法院立案庭對當事人提交的申請立案材料進行審查,并在網上預立案系統作出答復。(1)對申請立案材料齊全、符合立案條件的,答復“可以立案”,并告知當事人訴訟費金額。(2)對因申請立案材料欠缺而不符合立案條件的,告知當事人需補充的材料。3、申請網上預立案的當事人在獲得法院“可以立案”的答復后,在七日內,帶齊與網上提交一致的立案材料,到作出答復的法院的立案庭辦理正式立案手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經立案庭審查后已經立案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再審的申請已經被接受,現在等待著安排案子的庭審時間和法官等。等著通知什么時候開庭吧,做好相應的準備。另,如果是刑事案件再審的話最好找專業的律師來辦理,這樣勝算比較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條 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相關推薦:
行政離婚概念(怎樣才能離婚)
失蹤幾天立案(報人口失蹤公安局多長時間可以立案)
立案庭大立案(立案庭立案以后的流程)
逾期不還雙倍賠償(拖欠工資雙倍賠償依據)
物流失火怎么賠償(物流發生火災誰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