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是只要雙方簽字合同就生效
一般來說,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起就發生法律效力,這里的成立也就意味著當事人都在協議上簽字了。但是附生效條件的合同,條件成就才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合同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才生效。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八條,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附條件,但是根據其性質不得附條件的除外。附生效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條,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未辦理批準等手續影響合同生效的,不影響合同中履行報批等義務條款以及相關條款的效力。應當辦理申請批準等手續的當事人未履行義務的,對方可以請求其承擔違反該義務的責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合同的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應當辦理批準等手續的,適用前款規定。
合同是否簽字即生效
合同并非簽字即一定生效,具體情況需根據合同類型及內容判斷。
大部分合同簽字即成立生效:
在一般情況下,合同雙方當事人在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蓋章后,該合同即成立并生效,對雙方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
附條件的合同需條件成就才生效:
根據《合同法》第45條,如果合同雙方約定了生效條件,那么該合同在條件成就時才生效。例如,合同中可能約定“本合同自雙方完成資產交割之日起生效”,那么在此條件達成之前,合同雖然已簽字但并未生效。
需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合同:
對于某些特定類型的合同,如涉及土地使用權轉讓、房屋買賣等,法律或行政法規可能規定需要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后才能生效。在此類情況下,僅簽字不足以使合同生效,還需完成相應的法定程序。
綜上所述,合同的生效情況需根據合同的具體類型和內容來判斷。在簽訂合同時,建議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并咨詢專業法律人士以確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只要雙方簽字是不是就是有效的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雙方主體適格,意思表示一致,內容明確且符合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不違反法律禁止和限制性規定。法律依據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民事法律行為有效的條件包括行為人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與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不違背公序良俗。
合同成立后,雙方簽署即表示其認可并接受了合同的條款。簽字行為不僅確認了合同的達成,也是雙方對合同內容的最終確認。然而,合同的效力并非僅取決于簽字,還需滿足上述法律規定的有效條件。
合同的效力在于雙方共同遵守合同條款。簽字是合同生效的象征,但合同的有效性取決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合同內容如果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即便雙方簽字,該合同也無效。
因此,確保合同內容合法合規、雙方主體資格明確、意思表示真實,是合同有效成立的關鍵。簽字只是合同生效的形式要件之一,合同的有效性還需通過上述法律條件得到確認。
相關推薦:
怎樣避免締約過失(締約過失是什么意思)
煙草跨省立案(私運煙草立案標準)
立案提出異議(對公安機關立案有異議怎么辦)
九千能立案嗎(詐騙九千多能立案嗎)
發生工傷后不賠償(工傷公司不賠償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