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規定的撤銷權行使時間為多久
一、合同法中撤銷權的規定
合同法中的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于債務人所為的危害債權的行為,可以請求法院予以撤銷的權利。對于撤銷權的行使,我國《合同法》有相關的明確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或者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放棄撤銷權的,撤銷權消滅。
《合同法》第七十四條規定,因債務人放棄其到期債權或者無償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對債權人造成損害,并且受讓人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
《合同法》第七十五條規定,撤銷權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行使。自債務人的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沒有行使撤銷權的,該撤銷權消滅。
二、贈與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條規定,受贈人有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等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三條規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四條規定,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三、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
各國破產法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均規定有除斥期間或時效期間。我國新、舊破產法均未對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作出規定,司法實務中對此認識不一。根據新破產法第123條的規定,可以推導出我國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該條規定,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2年內,有下列情形之一,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按照破產財產分配方案進行追加分配。因此,破產撤銷權的行使期間不僅存在于整個破產程序的進行過程中,而且延續至破產程序終結后的2年內。
關于合同規定的撤銷權行使時間為多久這個問題,我們要注意,不論是合同還是破產的撤銷權的使用是有一定的期限的,對于合同來說,我們需要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叢和之日起一年內行使撤銷權。另外,破產的撤銷權的行使期間應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至破產程序終結止。
可撤銷合同多久就不能主張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關于可撤銷合同的撤銷權問題,有兩項關鍵點。首先,具有撤銷權的當事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若未行使撤銷權,撤銷權將消滅。這意味著在合同簽訂一年后,撤銷合同的權利即失效。其次,撤銷權的喪失也可在當事人明確表示或以行為放棄撤銷權時發生。總的來說,可撤銷合同的主張權利在簽訂后的一年內必須行使,否則將失去主張撤銷合同的權利。
撤銷權的行使時限是合同法中的重要規定,旨在保護合同雙方利益,平衡合同執行與維護交易秩序的關系。合同一旦到期未行使撤銷權,即視為當事人認可合同效力,無法再通過撤銷合同的方式改變其法律地位。因此,對于合同的撤銷問題,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果斷處理,以免錯過最佳的法律保護機會。
綜上所述,可撤銷合同的主張權利在合同簽訂后的一年內失效。這一規定旨在確保合同雙方的權益得到合理保護,同時維持市場交易的穩定性。合同法的這一規定為合同雙方提供了明確的時間界限,有助于預防爭議的產生,維護法律秩序。
合同法中撤銷權的規定是什么
合同法中關于撤銷權的規定如下:
1. 撤銷權是指當合同存在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等情形時,撤銷權人在法定期限內可以請求撤銷合同的權利。
2. 通常情況下,撤銷權的行使期限為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
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撤銷權在以下情況下消滅:
a. 當事人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對于重大誤解的當事人則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內未行使撤銷權。
b. 當事人受到脅迫,自脅迫行為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
c. 當事人知道撤銷事由后明確表示或以行為表明放棄撤銷權。
4. 若當事人自民事法律行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未行使撤銷權,撤銷權將消滅。
相關推薦:
老婆網貸離婚(老婆欠網貸能不能辦離婚)
立案受理七天(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立案回執證明(報警回執單算不算立案)
專線物流賠償(專線物流是什么意思)
運輸賠償條款(快遞沒保價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