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的區別
債權人權益是指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是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站在企業的角度來看,就是企業將來應歸還債權人的債務,會計上稱之為負債。債權人權益是債權人要求到期償還資產本息的權利,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要求分享企業利潤的權利。企業對債權人和所有者分別承擔著不同的經濟責任,在會計上有必要對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分別進行核算,因此資產與權益的數量關系應進一步用下列公式表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上述等式反映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這一等式是設置賬戶、復式記賬、設定和編制資產負債表的理論依據。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又稱為股東權益。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資產的剩余索取權,它是企業的資產扣除債權人權益后應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資本的保值增值情況,又體現了保護債權人權益的理念。
所有者權益的來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其他綜合收益、留存收益等,通常由股本(或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含股本溢價或資本溢價、其他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等構成。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是指所有者投入企業的資本部分,它既包括構成企業注冊資本或者股本的金額,也包括投入資本超過注冊資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額,即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這部分投入資本作為資本公積(資本溢價) 反映。
其他綜合收益,是指企業根據會計準則規定未在當期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
留存收益,是指企業從歷年實現的利潤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業的內部積累,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的聯系與區別
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的聯系:都反映了企業的資金來源。兩者的區別:1、性質不同:債權人權益,到期可以收回本息。2、償還責任不同:債權人權益要求企業按規定時間和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所有者權益無需償還。3、享受權利不同:債權人權益沒有參與經營的權利,也沒有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權利。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條民事主體依法享有債權。債權是因合同、侵權行為、無因管理、不當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規定,權利人請求特定義務人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
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有什么區別?
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所有者可以憑借對企業的所有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而債權人旺旺無權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
2、企業的所有者根據出資額的比例,可以以股利或利潤的形式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而債權人不能參與企業的利潤分配,只能按規定的條件得到償付并獲得利息收入。
3、對于所有者來說,在企業持續經營的情況下,除按法律程序減資外,一般不能提前撤回投資。而負債一般都有規定的償還期限,因此,債權人可以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
4、黨企業進行清算時,資產在支付了破產、清算費用后將優先用于償還負債,如有剩余資產,才能在投資者之間按出資比例等進行分配。因此,債權人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優先于所有者權益。
相關推薦:
行政復議多長時間申請(申請復議的時間是多少)
行政處罰需要那些鑒定(行政處罰需要那些鑒定)
行政復核期限是多久(申請復核的期限為多少日)
合同能幫別人代簽嗎(幫人代簽合同的后果)
立案是抓人嗎(立案會不會馬上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