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和立案的區別
受理是指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起訴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予以接受并決定立案審理,從而引起訴訟程序開始的一種訴訟活動;立案一般是公安局、人民檢察院、或人民法院對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材料,按照管轄范圍,迅速受理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進行登記,備案,以便偵察審理的活動。
公安局受理案件與立案的區別有:
1、受案是沒有限制的,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問明情況,并且制作筆錄,而立案是有限制的,公安機關審查后,發現有犯罪事實并且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公安機關才會立案;
2、受案是立案的前提,公安機關在立案之前,應當先進行受案處理,然后再對案件進行相應的審查,公安機關審查結束后,認為案件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作出立案處理。
1、范圍不同:立案回執單是指報案的機關(公安局)接受了報案人的報案,給報案人的一個回單。立案回執單上主要要報案人信息、案件類型、簡要案情、受理案件人員、聯系電話以及立案時間等內容。就是說司法機關已經立案受理,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要求當事人實施相關訴訟行為。
2、概念不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3、受理單位不同:《公安部關于刑事案件如實立案的通知》規定:《接受案件回執單》由地、市公安機關按公安部制定的樣式統一印制、統一編號;由縣、市公安機關回執主管部門集中管理,統一發放各受案單位。報案人及其家屬憑《接受案件回執單》,可以通過電話或直接到接受案件的公安機關查詢該案是否立案或者是否已移送審查起訴的情況。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
第一百六十九條公安機關對于公民扭送、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動投案的,都應當立即接受,問明情況,并制作筆錄,經核對無誤后,由扭送人、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投案人簽名、捺指印。必要時,應當對接受過程錄音錄像。
第一百七十八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決定不予立案后又發現新的事實或者證據,或者發現原認定事實錯誤,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應當及時立案處理。
相關推薦:
先受案再立案(先受案還是先立案)
暴力強奸怎么判(暴力威脅強奸怎么判刑)
賣假酒怎么樣處罰(銷售假酒行政處罰規定)
治安拘留通知家屬嗎(治安拘留會通知家屬嗎)
怎樣算是強奸罪(怎么算強奸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