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1)訴訟時效為一年,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結果發生時計算,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時距醫療行為已超過20年的法律不保護;(2)訴訟前進行醫療事故鑒定的,可以自收到鑒定結論之日起計算一年時效;(3)訴訟前進行過書面協商或行政調解的,可以自書面協商或調解不成日計算一年時效。除了侵權之訴外,醫療事故糾紛還可能是由于醫方違反了醫療服務合同的約定,損害了患者的身體健康,需要承擔對應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時效,按照一般的訴訟時效的規定,有三年的訴訟時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 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 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 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醫療事故糾紛的訴訟時效為3年。
以下是對醫療事故糾紛訴訟時效的
1. 醫療事故糾紛屬于民事糾紛,適用民事訴訟的時效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事訴訟的時效一般為三年。這意味著在知道或應當知道醫療事故發生后,患者及其家屬應在三年內提起醫療事故訴訟,尋求法律救濟。
2. 需要注意的是,醫療事故糾紛涉及的問題復雜,證據收集和證明難度較大。因此,在訴訟時效期間內,當事人應積極收集相關證據,如醫療記錄、鑒定報告等,以便在訴訟中證明醫療機構的過錯和責任。
3. 此外,由于醫療事故的特殊性,建議患者及其家屬在發現可能存在的醫療事故后,及時咨詢專業律師。律師可以提供法律建議,幫助當事人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和訴訟程序,以便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綜上所述,醫療事故糾紛的訴訟時效為三年。在此期間內,患者及其家屬應積極參與證據的收集與準備,并可尋求專業律師的幫助,以便更好地應對醫療事故糾紛。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