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審查的主要內容
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審查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申請處理的醫療事故爭議,是否屬于本級衛生行政部門管轄的范圍;
(2)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醫療主體方,是否具備法定的行醫資格,對非法行醫活動引起的爭議事件衛生行政部門不能按醫療事故爭議立案受理;
(3)醫療事故爭議行政處理申請人,第一,是對患方申請人的認定,是否符合《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處理申請人資格;第二,對醫療機構申請人的認定,如果申請人是醫療機構應當出具醫療機構法定代表簽發的申請書和機構執業許可證復印件,以確認其是否為合法醫療機構;
(4)是否符合法定的申請處理時限,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醫療事故爭議的處理申請,應當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受到傷害1年內提出,沒有正當理由在1年后提出的處理申請不予受理;
(5)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有無明確的爭議相對方;
(6)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醫療事故爭議,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
當事人有權選擇任何一種途徑解決事故爭議。醫療事故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愿意,決定選擇行政處理程序,由衛生行政部門通過調解手段解決爭議;也可以直接選擇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訴訟,由人民法院解決爭議。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處理的形式、內容和時效有何規定?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處理的形式、內容和時效有何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須提交什么材料
一般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書》。
二、書面陳述。
三、患方自已保存的原始病歷資料。
四、醫療機構復制或復印的病歷資料。
五、病人治療的各項檢驗報告。
六、雙方封存的資料(醫患雙方共同提交)。
七、在醫療機構建有病歷檔案的門診、急診患者,其病歷資料由醫療機構提供;沒有在醫療機構建立病歷檔案的,由患者提供。
八、如有封存保留的輸液、注射用物品和血液、藥物等實物,需檢驗的,應按規定先交有關部門檢驗,提交檢驗結論書。
九、如進行尸體解剖或醫學鑒定、傷殘鑒定的,應提交《法醫學尸體檢驗報告書》、醫學鑒定結論書、傷殘鑒定結論書等相關資料。
十、患者(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身份證或戶口本、出生證、戶籍管理部門開具的證明等)。申請人不是患者本人的,還須提交申請人與患者關系的證明材料(身份證或戶口本、戶籍管理部門開具的證明等)。
十一、委托他人代理的,須有代理委托書、委托人及被委托人身份證。若為律師代理,則還需提交律師事務所介紹函、律師執業證、身份證;若為親屬代理,則還需提交親屬關系證明。
十二、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有關的其他材料。
上述材料應為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身份證、戶口本、出生證等原件經審查后歸還),材料不全或缺交資料的應做出書面聲明。未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如實提供相關材料,應當依法承擔責任。
如能提供進一步的信息,有助于提供更為詳細準確的解答
醫療事故的處理方式有哪些
醫療事故有三種處理方法,(1)醫院和患者之間協商解決,(2)向有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3)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選擇哪種就看你們的具體情況了。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既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衛生行政部門不予受理;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受理的,應當終止處理。【向法院起訴】
醫療事故爭議由雙方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協商解決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并附具協議書【自行協商解決】
還是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的好
相關推薦:
哺乳期賠償金(哺乳期辭退所應支付的賠償金)
行政拘留是違法犯罪嗎(被行政拘留屬于違法犯罪嗎)
過了醫療期怎么處理(過了醫療期怎么處理)
逾期立案多久(網貸逾期多久法院才會給立案)
立案是什么鬼(1069發短信說逾期立案了 這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