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撞死人屬于民事還是刑事
開車撞死人屬于什么責任需要視情況而定:
1、如果你負全部責任或者主要責任,造成一人死亡,即構成交通肇事罪,可能會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承擔所有民事賠償責任。
2、如果認定你負次責則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不過按照次責比例的民事賠償責任無法避免。
3、如果認定你無責,則不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并且最多只承擔10%的民事賠償責任,而且基本交強險和商業保險已經肯定可以賠付。
根據法律規定,無過錯或有輕微過錯但是沒有故意的情況下撞死了人,只違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沒有刑事責任,不用坐牢。只有是駕駛員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而撞死人的情況下才會被判刑,需要負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條
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條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一)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
(二)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次要責任一般承擔多少
交通事故次要責任承擔比例劃分如下:
一、主次責雙方均為機動車的情況
雙方按照主責方70%,次責方30%的比例賠償。
二、主次責雙方一方為機動車,另一方為非機動車、行人的情況
1、如果機動車占主要責任,承擔80%的賠償責任,非機動車或行人次責的承擔20%的賠償責任。
2、如果非機動車或行人主責的,承擔60%的賠償責任。機動車占次要責任,承擔40%的賠償責任。
三、主次責雙方一方為非機動車,另一方為非機動車、行人的情況
雙方按照主責方70%,次責方30%的比例賠償。
次要責任和主要責任的區別
1、在交通事務中,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區別是基于對事故責任分配的判斷,它們與具體的事故經過和各方的行為有關。
2、對于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的賠償問題,如果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若干規定》的第六條規定,主要責任者需要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60%至80%,而次要責任者承擔符合規定損失的20%至40%。這意味著,在雙方都有過失的情況下,主要責任者將承擔更大的賠償責任。
3、對于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的賠償問題,機動車主需要多承擔10%的民事賠償。這是因為,根據相關法規,非機動車駕駛人在事故中受傷或死亡的情況下,機動車主需要承擔更多的賠償責任。
4、從刑事角度考慮,主要責任者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而次要責任者則不需要。這意味著,如果主要責任者的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他們將面臨刑事處罰。
5、主要責任和次要責任的區別在于賠償責任的大小、民事賠償的責任分配以及是否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在處理交通事務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和區分。
相關推薦:
刑事判決書的評語(個人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打架被刑事拘留了(打架刑事拘留會判刑嗎)
次責有刑事責任嗎(車禍致人死亡負次責要判刑嗎)
刑事查封扣押規定(公安機關查封扣押財產的規定)
刑事審判服務大局(檢察機關如何服務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