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局對個體戶一般處罰標準
法律分析:個體工商戶涉嫌污染環境的行政處罰方式主要是警告,罰款,吊銷個體工商戶的營業執照,沒收違法所得,對個體工商戶的負責人進行行政拘留等。一般只有特別嚴重的環境污染行為,才會吊銷執照或者是行政拘留,采用哪種處罰方式,要根據污染環境的案件確定。
法律依據:《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第十條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環境行政處罰的種類有:(一)警告;(二)罰款;(三)責令停產整頓;(四)責令停產、停業、關閉;(五)暫扣、吊銷許可證或者其他具有許可性質的證件;(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七)行政拘留;(八)法律、行政法規設定的其他行政處罰種類。
環保局對小廠一般處罰標準
環保局罰款一般具體分類是:
1、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游泳可罰200元至500元;
2、市區夜間施工產生噪聲處1萬元以下罰款;
3、飲食服務業油煙污染處罰標準細化。
環境保護行政處罰一般程序:
1、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通過檢查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控告、移送的環境違法行為,應予審查,并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2、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登記立案的環境違法行為,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組織調查取證。執法人員調查取證時,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詢問或者調查應當制作筆錄;
3、環境保護執法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權進入現場進行調查和取證,查閱或者復制排污單位的排污記錄和其他有關資料。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及其執法人員應當為被調查單位或者個人保守有關技術秘密和業務秘密;
4、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立案查處的環境違法行為,需要進行環境監測的,應當組織環境監測機構或者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確認的其他監測機構進行監測。環境監測機構和經確認的其他監測機構,應當出具環境監測結果報告,環境監測結果報告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屬實,可以作為查處環境違法行為的證據;
5、調查終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調查的機構應當提出已查明違法行為的事實和證據以及依法給予行政處罰的初步意見,送本部門法制機構審查;
綜合上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通過檢查發現或者接到舉報、控告、移送的環境違法行為,應予審查,并在7日內決定是否立案,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登記立案的環境違法行為,必須指定專人負責,及時組織調查取證,執法人員調查取證時,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行政執法證件,詢問或者調查應當制作筆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九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罰款的處罰,被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自責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處罰數額按日連續處罰。前款規定的罰款處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按照防治污染設施的運行成本、違法行為造成的直接損失或者違法所得等因素確定的規定執行。地方性法規可以根據環境保護的實際需要,增加第一款規定的按日連續處罰的違法行為的種類。
第六十條
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環保局查到一般罰款多少錢
法律分析:聽證程序 (適用于較大數額罰款(指對個人處以5千元以上罰款、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處以5萬元以上罰款)以及責令停產停業、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1、發出聽證告知書;2、當事人要求聽證的,可以在聽證告知書的送達回執上注明聽證要求,或者在3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聽證申請。當事人申請聽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受理,并在收到當事人聽證申請的5日內,確定主持人,決定聽證的時間和地點。在聽證舉行的7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3、舉行聽證會,并進行聽證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4、組成審議部門對案件進行審議,擬定《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送局長簽發;5、送達 行政處罰決定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保法》第六十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可以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第二十五條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違反法律法規規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污染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設施、設備。第六十三條第三款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有下列行為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除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的。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需要諒解書嗎(取保候審需對方諒解書嗎)
環境局行政處罰有哪些(環保局可以做哪些行政處罰)
沒判刑可以取保候審嗎(沒判刑之前還能取保候審嗎)
微信聊天記錄誰能調取(微信聊天能調取出來嗎)
關于微博造謠如何處置(有人在微博造謠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