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到期可不可以出國
在我國,取保候審期限屆滿之后,犯罪嫌疑人依然無法出國。原因是其犯罪身份并未被撤銷。根據《刑事訴訟法》,當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處管制、拘役或獨立適用附加刑,或者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但采取取保候審不會帶來社會危險時,才會被允許取保候審。然而,取保候審期限一過,不論其是否已獲得法院判決或撤銷嫌疑,都必須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法出國。這體現了我國對犯罪嫌疑人在法律程序未完成前嚴格管理的原則。
取保候審期間可以出國嗎?
在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這期間幾乎是不會被允許出國的。 取保候審是在刑事訴訟期間,對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種臨時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的期限不得超過十二個月。并且想要取保候審還有符合相應的條件,還有按照法律規定的取保候審程序進行申請,只有在申請成功后才能被取保候審,并且在取保候審期間還要服從相關的管理規定。取保候審期間可以出國嗎?
在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的案件時直在被偵查、起訴和審理的,最終法院會給出判決結果。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是取保候審期限已經屆滿,都應當被及時解除取保候審,予以釋放。如果經法院審理查明,犯罪嫌疑人確有犯罪事實,就要依法追究刑事處罰,經法院最終裁決是在家還是在監獄服刑。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取保候審期間案子是屬于未結狀態的,所以取保候審人要隨傳隨到、不得離開所在地的縣市,所以說在取保候審強制措施沒有解除以前,執行機關是不會批準犯罪嫌疑人出國的。我們來看一下在《刑事訴訟法》中,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需要遵守哪些規定:
1、沒有經過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2、如果工作單位、住址以及聯系方式發生變化,應當及時在24小時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3、被傳訊時應當及時到案;
4、取保候審期間不得干預證人作證,更不能對證人采取違法犯罪行為;
5、不得對案件的證據進行毀滅或偽造,更不得與案件相關人串供;
在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是受到一定限制的,在這期間幾乎是不會被允許出國的。
取保候審完事可以出國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到期后,如果解除取保候審措施的,不再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的,當事人是可以出境的。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并且應當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而且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還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解除取保候審要滿足什么條件
1、發現被取保候審人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這種情形往往是已經查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無罪的,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的情形之一,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由于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也就不應當繼續采取取保候審,因此予以解除。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為保障被取保候審人的合法權益,防止案件久拖不決,刑事訴訟法對取保候審期限規定最長不得超過12個月。因此,取保候審期限屆滿吋,依法應當解除取保候審。
為監督公安司法機關嚴格按照法定期限執行,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取保候審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取保候審。
希望以上內容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問題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第十二條 中國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準出境:
(一)未持有效出境入境證件或者拒絕、逃避接受邊防檢查的;
(二)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
(三)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決定不準出境的;
(四)因妨害國(邊)境管理受到刑事處罰或者因非法出境、非法居留、非法就業被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遣返,未滿不準出境規定年限的;
(五)可能危害國家安全和利益,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決定不準出境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準出境的其他情形。
取保候審期間可以出國旅游嗎
取保候審期間不可以出國旅游。
根據我國有關規定,中國公民有被判處刑罰尚未執行完畢或者屬于刑事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情形的,不準出境。
取保候審的條件包括:
1、有固定的住所和就業情況,有一定的社會關系和經濟收入;
2、身體健康,不存在患有傳染病或其他嚴重疾病的情況;
3、有配合司法機關調查案件的態度和行動,不存在逃匿、銷毀證據等行為;
4、沒有重大作案嫌疑,不會對社會造成重大危害;
5、有一定的身份和社會地位,不存在潛逃出境的風險。
取保候審流程如下:
1、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傳喚到公安機關接受詢問;
2、公安機關根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證據等情況,判斷是否需要對其采取強制措施;
3、如果公安機關認為需要采取強制措施,可以采取拘留、逮捕等措施,也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措施;
4、如果采取取保候審措施,犯罪嫌疑人需要提供擔保人,并簽訂取保候審書;
5、犯罪嫌疑人需要按時到公安機關報到,并配合案件調查;
6、公安機關在調查清楚案件后,根據情況決定是否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綜上所述,取保候審決定并不意味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經被免除刑事責任。如果在取保候審期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違反相關規定,如逃避偵查或審判、犯罪等,偵查機關或人民法院可以撤銷取保候審決定,重新采取強制措施。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取保候審的方式】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七十三條
【保證金退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審期間未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取保候審結束的時候,憑解除取保候審的通知或者有關法律文書到銀行領取退還的保證金。
相關推薦:
辦取保候審要哪些資料(取保候審需攜帶哪些材料)
取保候審派出所簽字嗎(取保候審后要每月去派出所簽字嗎)
貓咬到人賠償(貓咬到別人要賠償嗎)
判刑是不可以花錢保出來(判刑了可以花錢保出來嗎)
正式批捕后還能取保嗎(檢察院批捕后能否申請取保候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