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個人隱私怎么舉報
法律主觀:
個人隱私被侵犯的,受害人可以收集材料向法院起訴,請法院判決侵權方賠償損失、賠禮道歉并停止侵犯行為。如果個人隱私被侵犯造成嚴重后果,受害人還能報警,公安機關介入會根據情況處理,對侵權人 治安處罰 或者刑事 立案 。 民法典 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泄露個人信息怎么投訴
個人信息泄露可以通過電話舉報、信函舉報、當面舉報等方式進行投訴。保護自己隱私的方法如下:
1、管理好含有隱私的物品;
2、不隨意向別人泄露自己的秘密;
3、機警面對別人監聽、窺探自己的隱私;
4、盡量不參加涉及含有個人隱私的活動,必要時要約定好保密;
5、掌握網上安全運行知識,避免個人隱私泄露;
6、敢于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人作斗爭;
7、增強自我保護,加強防范意識。
侵犯隱私權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
個人信息泄露怎么處理方法
個人信息泄露的處理方法如下: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向公安部門報案。公民在個人信息泄露后應及時到公安機關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以減少或挽回損失,同時也可以向侵權人索賠。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依法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
侵犯隱私權的常見行為如下: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之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之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構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體:是公民個人身份信息的安全和公民身份管理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以竊取、收買等方法大肆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行為;
3、犯罪主體:要求一般主體,單位可以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4、主觀方面:要求主觀故意。
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如下:
1、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4、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標準如下:
1、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2、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3、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通信內容、征信信息、財產信息五十條以上的;
4、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記錄、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響人身、財產安全的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的;
5、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項、第四項規定以外的公民個人信息五千條以上的;
6、數量未達到第三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但是按相應比例合計達到有關數量標準的;
7、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被人調查了隱私怎么舉報
遭遇信息泄漏的個人有權立即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刪除有關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個人還可向公安部門、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協、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進行投訴舉報。
一、侵犯個人隱私怎么投訴?
侵犯了隱私,被侵犯人可以到基層人民法院進行立案,要求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附帶民事賠償及精神損失費。,在遇到侵害隱私權和個人信息權益的事件發生時,應當采取錄音、拍攝等方式進行取證,并及時報告有關管理機關,積極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身權益。
另一方面,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保護隱私和個人信息的安全意識,通過維護好身份證件、不隨意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不隨意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不隨意丟棄有個人信息的內容等方式維護自身隱私和個人信息安全。
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隱私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上述規定意味著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同意外,有權要求其他組織或個人不得實施侵擾私人生活安寧的行為,不得窺探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等。
二、侵犯公民隱私的行為有哪些?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條 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的各種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健康信息、行蹤信息等。
個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適用有關隱私權的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規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條 處理個人信息的,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并符合下列條件:
(一)征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公開處理信息的規則;
(三)明示處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
(四)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
個人信息的處理包括個人信息的收集、存儲、使用、加工、傳輸、提供、公開等。
相關推薦:
取保候審會監控手機嗎(取保候審期間手機會被監控嗎)
侵犯個人隱私怎么投訴(侵犯個人隱私打什么電話)
盜竊保釋后還會坐牢嗎(盜竊罪取保候審第幾次宣判)
惡意賠償敲詐(惡意索賠算不算敲詐勒索)
三千元立案嗎(3000塊可以立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