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傷后就算就立案了嗎
驗傷后是否立案,需視情況而定。若鑒定結果為輕傷,公安機關應立案偵查,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責任。無論是公訴還是自訴,同時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療等費用。
法律依據為《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行為,將處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導致他人重傷,則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導致死亡或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則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此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驗傷后立案與否,關鍵在于傷情鑒定。輕傷需立案,重傷可自訴,同時可追索賠償。法律明文規定故意傷害的刑罰,確保受害者權益。在法律框架內,合理運用訴訟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驗傷后,輕傷需公安機關立案,重傷可自訴并追索賠償。《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詳細規定故意傷害的刑罰,確保受害者權益。合理運用訴訟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是關鍵所在。關注法律細節,適時采取行動,是保障自身安全與權益的重要步驟。
輕傷鑒定下來派出所多久處理
輕傷鑒定下來派出所處理時間為15-60天。派出所的處理如下:
1、派出所鑒定案件行為為輕傷后需立案,案件正式進入訴訟程序;
2、若案件確實符合鑒定,公安機關對嫌疑人傳喚到案刑拘,報請檢察院批捕;
3、在此期間,輕傷案件可以調解;如果調解不成功,則由公安部門部門向法院提起公訴,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被害人可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輕微傷鑒定的程序有哪些
1、委托單位在辦理各類案件中涉及損傷程度的法醫學鑒定,統一由公安機關法醫鑒定機構作出。傷情鑒定按照屬地管轄、逐級鑒定的原則進行,第一次鑒定為初次鑒定;
2、派出所了解案情并活體檢查、拍照,然后查閱病歷,進行鑒定并制作和發放鑒定書;
3、除上門服務外,被鑒定人本人必須到場接受檢查,初次法醫學檢驗時辦案民警必須陪同;
4、初次檢驗時必須帶初次門診病歷、住院病史等復印件、影像學資料及其他醫學資料;
5、對具備即時鑒定條件的,鑒定機構應當在規定期限內完成鑒定工作;對案件疑難復雜的,需要會診的,鑒定機構應在會診后及時完成;
6、鑒定文書。鑒定書由辦案單位的經辦人領取,同時辦理鑒定資料移交手續。鑒定結論由辦案單位依法告知相關當事人。
相關推薦:
被狗咬后賠償(狗咬傷了別人該怎么賠償)
傷殘復發賠償(工傷十級傷殘以后復發了怎么辦)
車禍賠償后又(車禍賠償完兩年后又要賠償)
侵權之訴賠償(侵權起訴一般賠償標準)
立案訴訟服務(網上立案起訴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