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庭注意事項與答辯技巧
開庭時的注意事項與答辯技巧包括:
1. 原告及其代理人發言:
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后,原告將有機會就事實、證據及適用法律表達自己的看法。如有代理人,代理人可對原告的發言進行補充或進一步說明,以充分維護原告的權益。若原告缺席,其代理人可代為發言。
2. 被告及其代理人答辯:
原告發言結束后,被告將有機會就事實、證據及適用法律進行發言,并對原告的指控進行答辯。被告的代理人可在被告發言后,對被告的立場進行補充或進一步闡述,以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若被告缺席,其代理人可代為進行答辯。
法庭辯論是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在審判長的主持下,依據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闡明自己的觀點并互相進行辯論。這是辯論原則的具體體現,對于當事人來說,是爭取有利裁判的機會;對于審判人員來說,辯論有助于深入了解案件關鍵,明確事實,分清責任。
辯護詞的核心是辯護理由,辯護人需依據事實和法律,論證被告人的無罪、罪輕或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觀點和依據。辯論應圍繞犯罪構成、罪名、法定從輕情節及訴訟程序合法性等關鍵問題進行。
刑事法庭辯論階段怎么辯論
法律主觀:
法庭辯論的過程是: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發表公訴詞;被害人或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被告人自行辯護;辯護人辯護;控辯雙方對爭論焦點進行辯論。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八條 法庭審理過程中,對與定罪、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都應當進行調查、辯論。 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 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
相關推薦:
惡意舉報立案(匿名舉報可以立案嗎)
取保候審的規定是什么(取保候審應該遵守的規定)
取保候審的規定內容(取保候審應該遵守的規定)
行政拘留后還要賠償嗎(拘留對方的話還能得到賠償嗎)
公安取保到期后怎么辦(公安機關取保候審一年到期后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