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解釋屬于包庇的情形
包庇罪包括以下情形:
1、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明掩蓋犯罪人;
2、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證明予以包庇的行為;
3、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行為。
包庇罪的量刑標準具體如下:
1、明知是罪犯為其提供有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為其作假證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
2、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行為人窩藏、包庇犯罪人的,不論與當事人有任何身份關系,即使是當事人的父母,也構(gòu)成包庇罪。
偽證罪中的故意作虛假證明為犯罪人隱匿罪證的行為,與窩藏、包庇罪有相似之處。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于:
1、本罪為一般主體;而偽證罪是特殊主體,只限于證人、鑒定人、記錄人與翻譯人;
2、本罪發(fā)生的時間沒有限制;而偽證罪必須發(fā)生在刑事訴訟中;
3、本罪是通過使犯罪人逃匿或者采取其他庇護方法,使其逃避刑事制裁;偽證罪掩蓋的是何案件有重要關系的犯罪情節(jié);
4、窩減、包庇的對象既可以是未決犯,也可以是已決犯;而偽證罪所包庇的對象只能是未決犯。
包庇罪的構(gòu)成要件如下:
1、主體: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2、主觀方面:必須出于故意;
3、客體: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
4、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
綜上所述,關于包庇罪的的司法解釋,其實也就是最高法答復高院的一個批復,主要是對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的理解。
【法律依據(j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
【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為其提供隱藏處所、財物,幫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證明包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包庇罪的構(gòu)成要件是什么?
法律分析:(一)客體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二)客觀要件。本罪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實施窩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為。(三)主體要件。主體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四)主觀要件。本罪主觀上必須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實施窩藏、包庇行為。
法律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條 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包庇罪的構(gòu)成要件是什么
包庇罪的構(gòu)成要件:
1、包庇罪的主體要件為一般主體;
2、主觀要件由故意構(gòu)成;
3、客體要件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
4、客觀要件即客觀方面表現(xiàn)為行為人實施了包庇犯罪人的行為。
【法律依據(jù)】
《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條
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在公安機關查處賣淫、嫖娼活動時,為違法犯罪分子通風報信,情節(jié)嚴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條的規(guī)定定罪處罰。
第十三條
一切危害國家主權(quán)、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quán)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jīng)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chǎn)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chǎn),侵犯公民的人身權(quán)利、民主權(quán)利和其他權(quán)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相關推薦:
老人傷殘賠償(八十歲老人十級傷殘賠償怎樣計算)
道路損害賠償(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項目應有哪些)
惡意舉報立案(匿名舉報可以立案嗎)
取保候?qū)彽囊?guī)定是什么(取保候?qū)彂撟袷氐囊?guī)定)
取保候?qū)彽囊?guī)定內(nèi)容(取保候?qū)彂撟袷氐囊?gu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