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警后給的立案通知書有什么用?
這個告知書要不要有沒有什么關系?這個通知書有與沒有區(qū)別很大。如果有了立案通知書,這說明派出所已經正式立案,下一步就將進行調查。如果沒有這個念通知書,那就意味著派出所受理該案,也就沒有下一步的調查處理。
你可耐心等待一下。說明警方初步判斷.你所報警內容待到認可,并著手開始調查此事!
就是個證據(jù)以后換人了公安也照辦
立案可能有個立案通知書,一般就是回執(zhí)單,表示見到時一般那是立了案。立案要經過公安版機關領導批權準的。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機關及其它行政執(zhí)法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自首以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有犯罪事實發(fā)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時,決定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查或者審判的一種訴訟活動。
報案后多久才能拿到立案通知書
一般情況下,在七天以內決定是否立案。公安機關接到犯罪線索,需先審查,再決定是否立案。根據(jù)案件的復雜程度不同,有不同的規(guī)定。根據(jù)《公安部關于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見》規(guī)定:刑事案件立案審查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日;涉嫌犯罪線索需要查證的,立案審查期限不超過7日;重大疑難復雜案件,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以延長至30日。對于群眾上門報案的,應當當場進行接報案登記,當場接受證據(jù)材料,當場出具接報案回執(zhí)并告知查詢案件進展情況的方式和途徑。依據(j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七十五條的規(guī)定:“……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依據(j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控告人對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法律依據(jù):《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guī)定》第一百七十五條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公安部的《公來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自程序規(guī)定》和《公安機關辦理經濟犯罪案件的若干規(guī)定》?,F(xiàn)將其中關于立案審查期限的規(guī)定匯總如下:
1、公安機關接受報案、控告、舉報、自首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一般情況下,在七日以內決定是否立案。
重大、復雜線索,經縣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三十日。
特別重大、復雜線索,經地(市)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立案審查期限可延長至六十日。
2、公安機關接受行政執(zhí)法機關移送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在三日內開始進行審查,一般審查期限是十日,最長期限是三十日。
3、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或書面通知立案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應當在指定的期限內立案。
4、人民檢察院進行立案監(jiān)督的刑事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接到人民檢察院要求立案的通知后,應當在十五日內決定立案。
5、公安信訪案件的立案審查期限
六十日。情況復雜的,經本級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
如果報警已經立案,這個立案告知書要不要有沒有什么影響?
告知書書只是一個形式過程,要不要一樣,但是前提是報警人已經知道立案
如果存在保險理賠等情況,立案告知書是一份重要的書證,用以啟動程序。
警察說已經算口頭立案了,可信嗎
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至少知道的同事以后看你的眼光會有變化。
相關推薦:
車禍賠償收條(車禍賠償收條怎么寫)
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一級輕傷能取保候審嗎)
經偵帶走怎么取保侯審(經偵局拘留如何取保候審)
打架后可以取保候審嗎(打架沒有諒解書可以取保候審嗎)
傷殘誰來賠償(傷殘賠償是由誰來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