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后孩子怎么改姓
夫妻離婚后,孩子改姓需雙方同意。通常,父親需同意孩子改姓。若原先孩子隨父姓,父親同意后,需準備申請人書面申請、父母雙方同意協議書、戶口簿、身份證、學校準予變更證明等資料。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離婚而消失。離婚后,子女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雙方子女,父母仍有撫養、教育、保護的權利和義務。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一般由母親直接撫養。已滿兩周歲,若父母對撫養問題未達成協議,法院將根據雙方情況,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為原則進行判決。若子女已滿八周歲,法院將尊重其真實意愿。
離婚后怎樣給孩子改姓?有哪些手續?
離婚后給孩子改姓是一個涉及法律和家庭關系的復雜問題,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法律規定。以下是詳細的步驟和所需手續:
與孩子生父協商并取得書面同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規定,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監護人雙方協商決定。因此,首先需要與孩子的生父進行充分溝通,并取得他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已經滿十周歲但未滿十八周歲,還需要征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已經滿十八周歲,則可以自行決定是否更改姓名。
準備相關材料:在取得生父的書面同意后,需要準備一系列材料以辦理改姓手續。這些材料通常包括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如果是在校學生,還可能需要提供學校同意變更姓名的證明。
向戶籍所在地公安機關提出申請:攜帶上述材料,前往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通常是派出所)提出改姓申請。在申請過程中,可能需要填寫一些表格,如《變更更正戶口項目申請表》。
公安機關審查并批準:公安機關會對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確認理由合理且提供的證明材料齊全后,會批準改姓申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公安機關有權拒絕受理。
修改戶口和身份證:一旦改姓申請被批準,就需要修改孩子的戶口和身份證信息。這可能需要填寫一些新的表格,并提供新的證明材料。
綜上所述,離婚后給孩子改姓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規定。在實際操作中,建議咨詢當地的公安機關或專業律師以獲取最準確的指導和幫助。
離婚后給孩子改姓需要什么手續
法律分析:
對于父母離婚,其孩子改姓的問題,其孩子在18周歲以上,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是可以自己改姓的;但是對于孩子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其離婚雙方未經協商或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而其中一方要求變更子女姓名的,公安機關可以拒絕受理,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帶著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當地公安局或者是派出所進行辦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六條 自然人決定、變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組織決定、變更、轉讓名稱的,應當依法向有關機關辦理登記手續,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民事主體變更姓名、名稱的,變更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其具有法律約束力。
第一百一十條 第(一)款 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9條、父母不得因子女變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撫育費。父或母一方擅自將子女姓氏改為繼母或繼父姓氏而引起糾紛的,應責令恢復原姓氏。
相關推薦:
離婚預約登記(離婚預約需要兩個人一起去預約么)
領證3天離婚(結婚3天 就要自殺離婚 到底為什么)
一次判離婚的(離婚怎么才能一次性判)
離婚后再婚證(離婚后再婚需要什么證件辦理結婚證)
判決離婚公告(公告離婚需要公告多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