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婚孩子能起訴嗎
依照我國法律規定,父母離婚時子女無法獨立成為起訴主體。
然而,若牽涉到子女的權益如撫養費用支付、撫養權變動等事宜,可由其法定代理人(即直接照顧子女者)代理提出訴訟。
當子女達到八歲以上年齡,對撫養權歸屬問題,法庭應尊重其真實意志。
請注意,離婚訴訟的主要起訴方為夫妻雙方,而子女在此過程中主要作為考慮與保護的對象。
若子女認為自身權益受損,應立即通過法定程序尋求保護。
離婚訴訟有兩個孩子法院會怎么判
離婚訴訟涉及兩個孩子的撫養問題時,通常會遵循一人撫養一個的原則,但會綜合考慮各種情況。法院會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中的規定來處理。以下是一些關鍵點:
首先,對于兩歲以下的子女,一般會隨母方生活。如果母方存在以下情況,可能考慮讓父方撫養:患有無法治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不履行撫養義務;或因其他原因,子女無法隨母方生活。如果父母雙方協議由父方撫養且對子女成長無不利影響,法院也可能同意。
其次,對于兩歲以上的子女,如果父方和母方均要求與子女共同生活,考慮以下情況:一方已絕育或喪失生育能力;子女隨某一方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成長不利;或一方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如果一方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可能優先考慮讓該方撫養。
父母雙方撫養條件相近時,若子女長期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有能力幫助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這可能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
在十歲以上子女的撫養權爭議中,法院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若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且有利于保護子女利益,法院也可能準許。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條的規定,無論父母是否離婚,子女與父母間的關系不受影響,父母仍有撫養、教育、保護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對于不滿兩周歲的子女,原則上應由母親直接撫養。對于已滿兩周歲的子女,如果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達成協議不成,法院將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則作出判決。對于已滿八周歲的子女,應當尊重其真實意愿。
起訴離婚 8歲孩子能作為證人嗎?
小孩目睹他們發生關系,語言表達清楚,能做證人嗎?可以,離婚訴訟中,子女可以作為證人出庭作證。
無論子女是否成年,均不影響其作為證人的資格,子女作證要客觀公正,如果是未成年子女其所證明的案件事實需要與其年齡,智力相當。而且證人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他可能具有回避事由,也不適用回避制度,只要他能夠對案件做一定的見證,就可以做證人了,但是會因為跟當事人有一定的厲害關系而導致他的證言的證明力大小有影響。
相關推薦:
收養關系解除賠償(怎么確定解除收養關系的經濟補償金)
離婚談賠償說敲詐(老婆出軌私下談賠償算敲詐嗎)
非婚生子女繼承(民法典規定 非婚生子女有繼承權嗎)
離婚賠償多少合適(離婚損害賠償的金額標準)
離婚勝訴有賠償嗎(女方起訴離婚勝訴男方要補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