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小吳(化名)最近遇到了一件讓他很煩惱的事情,他給王老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到 他的愛人要跟他離婚,原因是在愛人生二胎時,婆媳之間出了一點問題,當時的他并沒有非常好的處理,導致不良的經驗就慢慢擴散了。
當他后期在處理這件事時,可能也沒有正確的理解,事情越處理越糟糕,到最后似乎有一點不可收拾。
他問怎么樣能夠讓他的愛人不要揪著過去的事情不放,不要再提離婚,也希望能夠讓愛人了解,他是真心地要跟她道歉,想要一起解決問題,他也是真心的愛她。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正文
原來小吳的愛人在生二胎時,他的母親其實是不贊成的,因為老人覺得多養一個孩子,負擔是比較大的,自己的年齡也很大了,帶孩子也很辛苦。
夫妻二人還是決定要把孩子生下來,因此兒子、媳婦和老人之間就有了不同的意見。
小吳愛人的意思是孩子生下來,她可以請她的母親來帶,不會去麻煩到公公婆婆。他也覺得這樣挺好的,第一個孩子是爺爺、奶奶帶,第二個由外公、外婆帶。
然而沒想到的是,小吳岳母來到女兒、女婿家準備帶小寶寶時, 因為比較害怕犯錯,所以就跟女兒講條件:如果我犯了錯誤,你是不可以跟我計較的。如果沒有犯錯誤的話,你們之前對我的不滿,就必須要一筆勾銷。
小吳愛人比較遲鈍、獨立、也沖動,聽到小時候幾乎沒怎么帶過她的母親跟她談條件, 她很生氣,一時就賭氣地說:那孩子我自己帶。于是 小吳岳母也就回去了。
小吳愛人坐月子的過程中,沒有媽媽的照顧,公公婆婆比較不善于表達,感覺通路較少,很多事情察覺得比較慢,察覺之后也沒有后續的動作,婆媳之間的誤會越來越多。
小吳愛人對他訴說了所有的委屈、不滿,他就去找父母求證,責備自己的父母親,怎么可以讓他的愛人受到這么大的委屈?
然而他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是另外一個角度的說法。于是又去跟愛人解釋,他的父母疏忽是有原因的。而小吳的愛人在現場看到的、感受到的卻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三方之間有了越來越多的誤解,誤會就越結越深,導致后來他就不知所措了。
整件事情,小吳似乎知道的多一點,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很想去解決問題,卻是完全解決不了,反而把事情越擰越緊。
而他的愛人本來還期待他可以理解她,在心理或者在行動上稍微支持一下她,然而他似乎完全不能體會她的感受,甚至有不認同她講的內容,所以他的愛人很傷心,對公公婆婆當然也感覺絕望,慢慢地就相互影響,到最后終于決定要離婚了。
從小吳的訴說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很想把問題解決,但是他卻做著相反的事情,讓愛人覺得他根本不疼她,他只會替他的爸爸媽媽說話,完全不能感受她的委屈,也不認錯,而且還維護他的父母。當下沒有辦法理清完整的事實,也沒有比較及時的動作去幫助大家相互溝通、相互理解。
怎么會這樣呢?
1
遲鈍又敏感 事與愿違
因為他的感統狀態遲鈍兼敏感。 他不是全面的遲鈍,而是某一部分遲鈍,就是他在聯想、思索、反應上的信息材料都比較缺乏,整合能力比較不強,反映出來就是做事與愿違的動作,明明想要讓愛人心情愉快一些,卻老是把愛人惹得氣急敗壞。
當愛人在描述她的委屈時,他沒有接受到全面的信息,也感受不到愛人當下的感覺,沒有做出及時的安慰、理解,然后還認真地、一根筋地要去講道理,這讓當事人非常的心寒,這就是遲鈍。 他的本意是希望把事實理清,讓明理的老婆也可以寬心,但是他做的都是相反的動作。
敏感的地方就是他開始害怕愛人提離婚,害怕他的家庭會破碎。 因為他一直很希望全家人和和睦睦的相聚在一起,這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所以他非常用力地去影響他的愛人、他的爸爸媽媽,告訴大家一定要住在一起,誰都不準離開,后果他愿意承擔,因為這才叫做家。
所以當他聽到愛人說爸媽的不對時,他會馬上對爸爸、媽媽發脾氣。當他聽到爸爸、媽媽說事實不是那樣時,他沒有能力判斷事實是怎樣,就變成兩邊不是人。
爸爸、媽媽對他的寵愛、照顧,這是他懂的,他也感受到了,所以他才敢理直氣壯的去跟爸爸、媽媽替愛人討公道。
當爸爸、媽媽講到他們的理解跟看見時,他的遲鈍讓情緒轉換困難了,他覺得老人都這么委屈了,怎么好再責備他們?原來是他的愛人弄錯了…...,他的是非判斷能力混淆了。
本來是想要去理清事實的,結果自己被雙方的片面事實的描述給攪渾了,完全不知道事實是什么。
2
成人感統測評 理清事實 夫妻和解
后來小吳參加了感覺統合訓練師的課程, 通過三天的課程,了解了感覺統合,霎時就懂了,瞬間把過去三十幾年的記憶全部串起來,客觀理解了,然后就找到了方法,看見自己的對跟錯,也看見別人的執著在哪里。
他不斷對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反復地思考,不斷地回憶各方提供的信息,后來 預約了王臻惠老師的成人感統測評 來幫他理清為什么他會有這樣的狀況?他為什么想要把事情做好,卻把事情搞砸了?
在測評的當下,他表現出了他的成長進步,他感受到了愛人當時的情緒,他的愛人也在測評的現場, 他抑制住了他的神經反應,把過去的事講了一遍。當面道歉,當面心平氣和地把他所整合出來的更多的事實傳達給愛人,用對的方法,讓愛人當下聽進去了,理解了也就釋懷了。
他的愛人相對而言是比較遲鈍的。遲鈍的人,當下就事論事講完也就過去了。 如果理不通的話,她會在理上糾結很久,再怎么想都想不通。
幸運的是兩夫妻感統都不差,在測評之后的解析,以及各自表述之后,雙方就真相大白了。 原來都是感統問題惹的禍,知道了當時的“我”不能克制自己,“我”沒有能力做到理想狀態,那不是我愿意的,現實的我多么想把事情做好!
就這樣,測評讓自己看到自己的感統狀態,了解自己和他人,相互理解,理解之后才會有溫柔的包容。
3
提升自身感統狀態 你的生命你做主
這個案例中的夫妻兩人感統都還不錯,才有可能在一場測評里面相互前嫌盡棄,把過去的誤解解開。如果今天兩個人的感統狀態都很差,道理是再怎么講都講不清的,情緒再怎么去調和都調不開的。一個人的感統狀態就是影響這么大。
當我們不知道怎么運用感統,也不理解自身、別人的感統狀態時,那事情真的是越用力,搞得越糟。當你感統好的時候,你會適可而止。此路不通,我會再找別的路,而不會撞到倒下去還在撞。所以一個人的感統狀態會決定他的命運。
當我們知道了感統是怎么回事,馬上就了解人人都會有感統問題,懂得了自身的感統狀態,就不會一味地排斥,誤以為感統失調就是不好的表現,就是這個人品質不好。
所以打開身心去接納自己,接納別人,重新再把自己身體的感統狀態提升一下,那么為人處事就會更圓融、更有利,正確率會更高,自然你的人生就會到處都很輕松愉快。
如果不懂感統,那么這對夫妻的結是沒有辦法一時解開的。雖然兩個人感統都不錯,但如果不懂感統就沒辦法相互理解,你爭我辯的情況之下,不但這個結會越結越緊,而且還會生出更多的結,一鬧就不可收拾。
明明兩個相愛的人,因為一件事實不清的過去,然后搞到一家分散,三代怨仇就結下了。這會是多讓人遺憾的事情。
如果夫妻之間價值觀沒有差異太大,那么一個敏感的人跟一個遲鈍的人,彼此感覺經驗沒有辦法互換,當然就沒有辦法相互理解。那么相看兩相厭,越看越不順眼,距離就會越拉越開,所有誤會的結就會越結越深。
如果從感覺統合的角度去解釋人的行為,然后了解生理是心理的基礎,整個前后因果的演變,你就可以客觀看見是非在哪里?事情的扭轉關鍵在哪里?
如果不從感統的角度,而從道理或個人修養來評論,這是無解的。因為這些東西沒有對錯可言,只有合不合,只有你愿意不愿意。
當我們不從感統的角度來相互理解跟包容的話,永遠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最后鬧得一個家散了,彼此都還自認為自己受委屈了。事實上兩個人都覺得受委屈的,到底這個委屈是誰給的?不就是那個感統失調卡在某些節點上過不去,造成雙方摩擦越來越烈嗎?
一個人如果不偏離善良原則,人跟人之間共性是很多的。在大家都不偏離善良原則的情況之下,哪會有那種深不可解的仇呢?不會。剩下的誤解、糾結、執拗等,其實就是因為感統不好,調不過來。
如果把感統練好了,那么很快我們就可以當下接收到全面的信息,知道對方的言行舉止透露出幾分事實,幾分是情緒,對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是會有客觀的理解,當下又可以抑制自己的神經慣性反應,又可以主導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緒,你的生命就是你做主。
如果不懂感統的話,很多人都會在爭執的現場,為了出氣而造成很大的遺憾。
所以了解感覺統合,應用感覺統合,提升自己的感統狀態,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個人會做出違背善良原則的事情,通常也是在感統基礎不好的情況下,然后長時間錯誤的感覺經驗造成錯誤的認知,形成錯誤的價值觀導致的。追根究底所有的根本都在感覺統合上。
如果大家能夠理解感覺統合的話,那么所有的爭吵該停止就停得下來,該努力爭取,該明辨是非,主持正義的,我們就不會退縮。這就是感統好。
如果感統不好,那就是我們現在社會上常見的,該說的時候覺得不好說,不該說的時候卻為了自己抒發情緒拼命地說,黑的白的胡亂說,所以人就變得沒有智慧、沒有勇氣、不公正、不公平、不講義氣,甚至不講道理。
因為感統不好,所以身體在跟你索求過去沒有滿足的東西。而我們因為不懂感統,以為是我們的心理出了問題,我們在討回自己的公道,事實上是身體的生理基礎先發起的一些問題,導致心理有這些反應。
如果從心理上面去著手,那么很容易治標不治本,所有的正向的作用都只能短暫維持。因為身體的不輕松,身體的重蹈覆轍都會不斷地出現。你的命運、環境、能力、性格不會很快改變,當然人際關系也不會很快改變,所以于事無補。
這一對夫妻對感統的及時了解、應用,挽救了婚姻的危機。這既讓人感慨,又讓人欣慰,也讓人捏了一把冷汗!
愿大家在婚姻經營上都可以多一點感統上的客觀理解,當然也要追求自己感統上的進步,讓自己在生活里時時刻刻有著足夠的勇氣跟智慧,讓自己和家人擁有更多的幸福快樂的回憶,這要感統好才能夠做到。請大家要努力練感統!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在現實生活中,夫妻之間難免會鬧矛盾,吵架鬧矛盾非常傷夫妻的感情,此時夫妻就應該處理好雙方的矛盾。接下來就由我帶大家詳細的了解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的相關內容。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1
一、避
解決夫妻矛盾,不能傷害感情和對方的自尊心,既要避免動拳腳,又要力避使用“離婚”等極易傷害感情的言詞,同時還應注意場合,盡量避開他人。
二、緩
由于夫妻雙方都在氣頭上,假如這時急于解決,難免會有一場屋檐下的“戰爭”,這樣對雙方都會造成極大傷害。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先忍一忍、緩一緩,將矛盾或問題暫時放置起來,等心平氣和后,再選擇適當的方式或機會解決。
三、選
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更有利于夫妻矛盾的解決,達到預期的目的和效果。如在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雙方處于輕松的心境,容易做到寬容、讓步、理解和溝通。
四、繞
夫妻發生矛盾時,建議繞開正題,借助對方那些樂于談論的話題。適度加以引申、發揮、旁敲側擊,啟發誘導,含蓄而委婉地道出自己的觀點,表達自己的意圖。
五、冷
在言行上有意冷淡對方,使之感受到無聲的懲罰,促其對錯誤加以反省、自責。
六、笑
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和行為消除對方的逆反心理和敵對、抵觸情緒,使之破涕為笑,在笑聲中融洽氣氛,營造寬松的心境,使夫妻矛盾自然而然地得到淡化、和解。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2夫妻雙方鬧矛盾后,一定要先緩一下,不要急于去解決它。因為剛鬧完矛盾,雙方的情緒都不太穩定,這時候如果急于解決問題,有可能會讓矛盾更激烈,這是不明智的.做法。一定要給彼此一些時間,等大家都冷靜下來了,再找出產生矛盾的原因,積極去解決它,這樣的處理方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要學會避開和退讓,兩人是夫妻不是仇人,所以有些對錯沒必要爭得太清楚,小事附和著,大事好好商量。發生矛盾后,一定要避免拳打腳踢、口不擇言,說一些傷害雙方感情和對方自尊的話。其次,如果問題一時半會無法解決的話,大家各退一步,先把情緒緩和了,再找對應的方法去解決。
想要解決夫妻矛盾,還有一種方法是去做夫妻和合術。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此方法,這是道教的一種法術。但凡夫妻雙方有矛盾無法解決的,只要彼此的緣分還在,都可以通過此方法得到緩解,大部分夫妻做法后都能和好。
夫妻矛盾和解的方法,以上幾個方法都可以用。具體情況要根據夫妻雙方的性格特點、產生矛盾的根本原因等來判斷,只要能夠解決矛盾,并不局限于一種方法,可以多種方法一起用。
只要能達到目的,讓夫妻和好,什么方法都可以試一下。夫妻雙方應該多點尊重和信任,要有包容心和責任心,這樣家庭生活才會更幸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