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生三胎最新政策2022
三胎的產假一般是128天,如果出現難產的情況的,可以再增加15天。因為法律規定,女性職工生一胎的產假是98天,多胞胎的每多一個就增加15天的產假,產前還可以多休15天的產假。
一、三胎產假多少天新規定是什么
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女職工生育三胎的產假有128天以上。普通生育假98天,生育多三胞胎的,增加產假30天(如遇難產,再增加15天)。《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女職工休產假的待遇
1、保胎假,工資按照病假發,保胎假是由醫生開證明,所以按病假待遇發放工資。
2、產前假,工資按八成發。
3、懷孕7個月以上,如工作許可,經本人申請,單位批準,可請產前假兩個半月。部分屬于地方法規規定必須給假的情況,單位應批準其休假,工資按照員工以往每月實發工資標準的八成發。
4、生育津貼,在實行生育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區,支付標準按本企業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在沒有開展生育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區,生育津貼由本企業或單位支付,標準為女職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資和物價補貼。
5、哺乳假,六個半月按照工資八成發,再延長期間按七成發。
二、孕婦必須享受的假
產假:98天30天晚育假15天(難產)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個嬰兒)
產前檢查:女職工妊娠期間在醫療保健機構約定的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包括妊娠十二周內的初查),應算作勞動時間。(有些企業將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進行產前檢查的時間計為病假、缺勤等,侵害女職工的合法權益)
產前工間休息:懷孕七個月以上,每天工間休息一小時,不得安排夜班勞動。
授乳時間:嬰兒一周歲內每天兩次授乳時間,每次30分鐘,也可合并使用。
三臺的產假按照規定是至少休息128天,如果遇到難產的應該多休息15天。這是女性職工應該享有的權力,如果由用人單位以產假的緣故亂扣工資甚至開除該職工的,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舉報或者上法院起訴。
三胎政策是什么?
2021年1月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指導原則(2021版)》對三代試管嬰兒技術準入要求適度放寬,積極鼓勵更多輔助生殖機構提高輔助生殖水平助力優生優育。
為應對2020年首次跌破1%的出生率(8.52‰),2021年7月國家頒布了“三孩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促進人口增長、優化人口結構。其中也明確提到布局合理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體系以提升優生優育水平。全國各省市地區紛紛就以上政策積極回應,將三孩生育費用納入醫保、普遍延長生育假、增設育兒假、發放生育補貼、發展普惠托育體系等,并幾乎都納入2022年重點規劃之中。
此外,2021年8月國家醫保局將一系列輔助生殖用藥納入醫保支付范疇,為輔助生殖開啟了醫保支付大門。
我國不孕不育率持續攀升、平均生育年齡持續上升,作為“想生不能生”家庭最后的保障,輔助生殖一直備受矚目并被予以厚望。
上述一系列政策的頒布更是一次次將輔助生殖推到聚光燈下,行業熱度持續上漲。
為了厘清這一系列政策將給輔助生殖上中下游產業鏈分別帶來怎樣的影響,蛋殼研究院通過對政策的深入理解、對行業數據的多維度剖析,調研1家科研院所、8家創新企業、2家投資機構,訪談8位專家、企業創始人和投資人,制作了本次報告。
主要結論
三孩政策以更強、更全面的支持力度,將再度擴大輔助生殖市場。相較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的支持力度之大、支持范圍之廣歷史上也難見一二。我們測算,政策紅利將構筑近8000億輔助生殖市場。
在技術和支付相關政策支持下,紅利將優先在下游輔助生殖機構顯現。政策支持下,實施第三代試管嬰兒的輔助生殖機構數加速增長、國產輔助生殖用醫療器械不斷完善化和全面化、輔助生殖支付門檻逐步降低、市場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下游輔助生殖機構將迎來更多的周期數并最終取得更高的成功率、活產率。
商保在政策支持下,將推出更具價值險種以反哺整個輔助生殖市場良性發展。商保的地位在政策和市場推動下逐年增加,隨著輔助生殖市場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商保將推出更具價值的輔助生殖類險種,以逐步顯現市場調節作用,最終反哺整個輔助生殖市場,推動市場加速良性發展。
需求和政策雙驅動,
輔助生殖進入快速上升期
1.1 超1500萬潛在需求造就8000億藍海市場
我國輔助生殖需求高達1566萬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不孕不育率逐年攀升,目前,已達12-18%。根據2020年底國家藥監局官網發布信息預測,2023年我國不孕不育率將增加至18.2%。美國輔助生殖成功率高、市場滲透率高,根據Frost Sullivan數據,2018年美國輔助生殖滲透率達30.2%。如我國達此滲透率,意味著輔助生殖潛在需求近1566萬人。
ART潛在市場需求數測算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動脈橙數據庫,蛋殼研究院制
ART潛在市場規模超7995億元。ART主要包括人工授精(AI)和試管嬰兒(IVF),《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公布的數據顯示,國內醫生AI和IVF選擇比例約為 7:19。
根據以上數據測算,我國整個ART潛在市場規模達7995億元。加上部分產婦由于孕育二孩、三孩有2次及以上ART服務需求,以及每次ART服務可能由于高齡等原因需要3個及以上周期治療,整體市場規模將超過7995億元。
ART潛在市場規模測算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動脈橙數據庫,蛋殼研究院制
1.2 ART費用入醫保,“三孩”多方配套降低生育成
三孩政策配置更強支持力度:延長生育假、增設育兒假。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公布,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各省市區積極響應,截止2022.1月底,據不完全統計,27省完成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更新,普遍延長產假30-60天、延長男性護理假(陪產假)至15-30天,并為育有3-6歲以下小孩的父母各增設每年5-30天育兒假。
各省市地區產假、護理假、育兒假修訂情況
數據來源:各省市地區人大官網,蛋殼研究院制
三孩政策配置更強支持力度:生育費用納入醫保。各省市地區醫療保障局也相繼出臺政策將三孩的生育費用納入醫保并享受生育津貼。其中,廣西省更是決定,已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不繳納生育保險費也可按規定享受其所在統籌地區的生育醫療費用待遇。
三孩政策配置更強支持力度:多方面降低“三育成本”。北京、貴州、吉林等省市地區發布了《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多方面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如規定社區每千人應配置幼兒床位數;增加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可及性;針對育有3歲以下孩童的稅收減免、貸款降息等具體政策。
生育三孩的人群與接受ART人群特征高度吻合。大多數生育三孩產婦由于年齡偏高,自然生育成功率降低、風險升高,ART是解決這一困擾的關鍵;另外,其經濟實力普遍較好,費用壓力也顯得更小。
可見,從年齡階段、經濟實力而言,生育三孩的人群和選擇ART的人群高度吻合。隨著三孩政策及其一系列支持措施逐步落地和完善,將進一步釋放二孩家庭生育三孩的潛力。這也意味著在三孩政策推動下ART市場將進一步擴大。
技術和支付合理松綁,
組合拳政策多維度把關
2.1 實施PGT不再是三級醫院“特權”
ART機構增長速度放緩。2007年10月9日,《國務院關于第四批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將“醫療機構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許可”的權限下放到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此決定極大促進了我國開展ART機構的數量增長,調整后的5年,截止2012年底,開展ART的醫療機構數復合年增長率(CAGR)高達30.24%,平均每年增加52家,達到史上之最,之后呈逐漸放緩的趨勢。
實施ART醫療機構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動脈橙數據庫,蛋殼研究院制
《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配置規劃指導原則(2015)》(下稱“指導原則(2015版)”)規定,每年批準籌建機構不超過總機構數的20%,而最新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應用規劃指導原則(2021版)》(下稱“指導原則(2021版)”)將這個指標下調到了5年內總新增機構不超過現有機構的15%。
加快PGT機構增長。指導原則(2021版)第一次對開展PGT機構在數量上給出了指導意見:“占比不超過30%”。這一占比就目前14.6%的現狀而言,還有極大的增長空間。
此外,指導原則(2015版)中關于新籌建開展PGT應當配置在“具備產前診斷資質的三級綜合醫院、三級婦幼保健院和三級婦產醫院”的規定,在指導原則(2021版)中去掉了“三級”的要求,放寬為“具備產前診斷資質的醫療機構”。這使得二級醫院等也加入了可開展PGT的機構行列之中,無疑將促進機構數量的增長。
2.2 ART用藥進醫保,減少費用超30%
輔助生殖用藥納入醫保,承擔ART費用超1/3。2021年8月23日,國家醫保局發布了《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5581號建議的答復》,明確指出,將符合條件的生育支持藥物溴隱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藥品納入支付范圍。
至此,覆蓋ART全周期的降調節藥物、促排卵藥物、誘發排卵藥物及黃體支持藥物醫保均有覆蓋。
輔助生殖用藥醫保覆蓋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醫保局、動脈橙數據庫,蛋殼研究院制
促排卵等藥物納入醫保,意味著接受ART夫婦的經濟負擔將減輕超過1/3,這讓更多不孕不育的夫婦能夠負擔得起ART治療,獲得自己的寶寶。
2.3 70%器械免臨床,多產品打破進口壟斷
大范圍免臨床試驗加速ART用醫療器械拿證。2019年12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于公布新增和修訂的免于進行臨床試驗醫療器械目錄的通告》(下稱“免臨床通知”)將ART用醫療器械中的無源Ⅱ類醫療器械產品全部列入免臨床試驗目錄。并且,除了ART激光系統及部分培養液等ART用液,大部分Ⅲ類醫療器械也進入目錄。
三胎政策是怎樣的
一、明確特殊情況再生育政策
據 《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對再婚和子女病殘等特殊情況的再生育政策作出細化和明確,并進一步延長合法生育的獎勵假期。
二、六種情形可生育三孩或以上子女
新條例提出,“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條件的公民,經批準可以再生育子女。”其中明確了六種符合條件的情形,經批準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有子女經依法鑒定為病殘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
(二)夫妻曾患不孕不育癥,依法收養兩個子女后女方又懷孕的;
(三)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無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五)再婚夫妻各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
(六)省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認定的其他情形。
三、延長合法生育獎勵假期,增加產假60天
新條例規定:“符合法律和本條例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產假六十日,并給予男方護理假七日。增加的產假、護理假,視為出勤,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這一條明確,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無論是一孩還是兩孩,甚至符合規定的再生育的,都可以享有延長生育假 60 天的相關獎勵。這一幅度與此前規定的晚育假幅度相同。
根據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女職工生育享受 98 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 15 天;難產的,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增加產假15天。也就是說,今后只要是符合法律法規的生育,不論是一孩還是二孩,產婦都有望享受最少“98 60”即158天產假。
此外,關于婚假,現行條例中“男女雙方晚婚的,除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四日”的內容被刪除。
四、生一孩二孩實行免費登記,生三孩及以上實行生育審批
當前,生育第一個、第二個子女實行免費登記制度,不再實行審批。再生育子女繼續實行生育審批制度。再生育申請受理機關,由原來的女方戶籍所在地擴大到一方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證申領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同時減少了申請辦理生育證時應當提交的證件和證明。
五、原有的獨生子女父母仍享受以下獎勵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者符合國家和省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夫妻,享受以下獎勵或者扶助:
(一)從申請當月起至子女年滿十八周歲止,每月領取不少于十元的獎勵費。獎勵費由夫妻雙方所在單位各發百分之五十。機關、事業組織工作人員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行政事業費中列支;企業職工的獎勵費由所在單位從企業公益金中列支;其他人員的獎勵費由所在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兌現,確有困難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財政予以適當補助。
(二)獨生子女父母為機關、事業組織職工的,退休時按照省有關規定給予本人一次性退休補貼,其經費從原渠道列支。獨生子女父母為企業職工的,退休時由所在單位按照設區的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十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助。對農村年滿六十周歲,符合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扶助。獨生子女父母為城鎮其他居民的,由縣(市、區)人民政府參照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給予獎勵扶助。
(三)各級人民政府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和生育兩個女孩已實施絕育手術的家庭在發展經濟中,應當給予信息、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和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扶貧項目、社會救濟、劃分宅基地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四)對獨生子女殘疾、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以及其他符合特別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給予特別扶助。
(五)對獨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并且未收養子女的夫妻,原獨生子女父母獎勵待遇不變;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給予高出最低生活保障線三分之一的照顧。
其實在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多年后,我國的生育率已經遠遠低于正常水平了,所以要抓緊時間,盡量在短時間內調解中國的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增加我國的人口數量,否則我國將會進入到非常不利的境地。
相關推薦:
離婚證件丟失(離婚證遺失能否補辦)
彩禮會跟嫁妝有區別嗎(彩禮會跟嫁妝有區別嗎)
給了彩禮被退婚怎么辦(訂婚買的東西退婚怎么處理)
夫妻之間離婚財產歸誰(離婚后財產怎么分割)
那退還彩禮屬于什么事(男方要退婚 彩禮三金要退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