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破產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公司、企業若實施虛假破產,會面臨立案追訴風險。立案標準涉及以下幾種情形:一,隱匿財產價值達五十萬元以上;二,承擔虛構債務金額達到五十萬元以上;三,通過其他方式轉移、處分財產價值五十萬元以上;四,導致債權人或他人直接經濟損失累計超過十萬元;五,即便未達到上述金額標準,若未能及時清償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六,其他嚴重損害債權人或他人利益的情況。這些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條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九條。
刑法中虛假破產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按照我國刑法相關規定,虛假破產罪的具體立案標準主要為:
1、涉案公司或企業故意隱瞞且隱蔽資產的價值超過了人民幣五十萬元;
2、公司或企業故意承擔并虛構了高達人民幣五十萬元以上的債務;
3、用其他手段來轉移、處置資產,其價值超過了人民幣五十萬元;
4、對債權人或其他第三方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總額累積達到了人民幣十萬元以上。
中國刑法虛假破產罪怎么立案
中國刑法虛假破產罪立案標準: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
虛假破產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虛假破產罪的立案標準主要圍繞公司、企業通過隱匿財產、承擔虛構的債務或轉移、處分財產等行為,達到一定程度的嚴重損害,具體標準如下:
首先,當隱匿財產價值超過五十萬元時,即構成立案標準之一。
其次,承擔虛構債務涉及金額達到五十萬元,也屬于立案條件。
再者,轉移、處分財產價值超過五十萬元,同樣符合立案標準。
此外,造成債權人或其他人直接經濟損失累計超過十萬元,也構成立案條件。
如果企業雖未達到上述經濟數額標準,但未及時清償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和法定補償金,且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也會被立案追訴。
最后,其他嚴重損害債權人或其他人利益的情形,如大規模的財務欺詐、惡意逃廢債務等,也屬于虛假破產罪的立案范圍。
相關推薦:
網上破產立案(虛假破產罪的立案標準)
解散合同賠償(勞動合同期間解散對員工的補償措施)
保證與擔保的關系(擔保和保證的區別)
立案仲裁費用(勞動仲裁立案怎么收費標準)
行政處罰能消除嗎(行政處罰記錄幾年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