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錯誤怎么賠償
超市商品標價與實際價格不符的,消費者可以保留證據后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超市給予消費者相應的賠償。
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商品標價與實際價格不符可以向賣家投訴索賠,如果雙方協商無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調解賠償。賣家銷售有質量、功能、價格、信息問題的商品,作出虛假、有誤導性的宣傳,那已經涉及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了,在適當的時候消費者應該用法律保護自己。實際價格高于標價,則該行為屬于違規行為,商家涉嫌價格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九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一倍。消費者在購物時,商家出現標簽、小票價格不同的情況,一方面可能確系疏忽所致。如果在促銷時遇到此類情況,消費者可以及時與超市賣場交涉,并有權要求按低價付款。另一方面,也不排除個別商家有意玩價格游戲,占消費者便宜。根據《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可知,目前主要有如下十三種標價行為或價格手段會被認定為價格欺詐:
1、虛假標價。
即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如某商品標價簽上標明產地是國外,而實際產地是中國某個地區。
2、兩套價格。
即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
3、欺騙性標價。
即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
4、模糊標價和虛夸標價。
法律依據: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
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
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經營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費者提供,造成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嚴重損害的,受害人有權要求經營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一條等法律規定賠償損失,并有權要求所受損失二倍以下的懲罰性賠償。
超市標價與結算價格不一樣 賠償
超市標價與結算價格不一樣 賠償商品標價與實際價格不符可以向賣家投訴索賠,如果雙方協商無果,可以向消費者協會投訴,要求調解賠償。賣家銷售有質量、功能、價格、信息問題的商品,作出虛假、有誤導性的宣傳,那已經涉及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了,在適當的時候消費者應該用法律保護自己。為了促成房產交易,在買賣雙方價格拉鋸戰中,有的中介建議雙方簽訂兩份合同:一份是在產權交易辦理納稅申報以及過戶手續時使用(合同上的交易價格比真實價格一般要低)另一份則是買賣雙方及中介機構共同簽署的買賣合同或補充協議。由于可以少繳稅費,所以,買賣雙方樂于其成。但是,陰陽合同是一種違規行為,在給當事人帶來利益的同時,也隱瞞著相應的風險。如果賣方將房屋的產權轉讓給買方后,買方拒絕按照真實的合同支付購房款,雙方就容易產生糾紛。
根據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對于前后合同約定的房價不一致的情形,根據后合同優先于前合同的原則,原則上應以后訂立的合同為準。如一方當事人確有證據證明雙方為規避納稅、騙取貸款等,而故意在此后的合同中訂立虛假價格的,因該項變更非雙方變更房價的真實意思,且具有非法目的,不應予以認定,仍應以前合同約定的銷售價格履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對消費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問題提出的詢問,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明碼標價。
標價與實際銷售價不符怎樣處罰
法律分析:標價與實付價不同,則構成了欺詐,可以選擇進行三倍的賠償。而且買家對于自己的財產損失,也可以進行單方面的退款賠償,同時三倍賠償不足五百元的以五百元計算。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條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銷售者賠償后,屬于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于向銷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銷售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或者其他銷售者追償。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屬于生產者責任的,銷售者賠償后,有權向生產者追償。屬于銷售者責任的,生產者賠償后,有權向銷售者追償。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服務者要求賠償。
在超市買東西差價幾倍賠償?
在超市購物時,如果發現商品價格有誤,商家通常會按照十倍差價進行賠償。這一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確保購物過程中的公平交易。如果商家在銷售商品時明確承諾了任何價格保障,那么在發生價格爭議時,理賠過程會較為順利。然而,如果沒有這樣的承諾,處理起來就會變得更加復雜和棘手。
首先,遇到價格錯誤時,消費者應立即向超市工作人員提出,要求查看相關商品的價格標簽。如果確實存在價格差異,消費者可以要求按照十倍差價進行賠償。商家在確認價格錯誤后,通常會迅速處理,給予相應的賠償。這一過程相對簡單,尤其是在商家有明確承諾的情況下。
然而,如果沒有明確的價格保障承諾,消費者的維權之路可能會更加艱難。商家可能會以各種理由推脫,如商品已售出無法追溯原價,或者認為消費者購買時已經確認了價格等。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需要收集相關證據,如購物小票、商品標簽照片等,以便證明價格錯誤和購買過程中的具體情況。
此外,消費者還可以尋求消費者協會或相關部門的幫助,通過正式渠道解決爭議。雖然這一過程可能耗時較長,但通常能夠獲得較為公正的處理結果。
綜上所述,雖然超市通常會按照十倍差價進行賠償,但如果沒有商家的明確承諾,消費者在維權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更多挑戰。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應注意保存好相關證據,并在發現問題時及時采取行動。
相關推薦:
價格差異如何賠償(超市購物價格差異如何賠償)
治安管理處罰法司法解釋(治安管理處罰法司法解釋)
司法鑒定人出庭費用(在我國司法鑒定出庭費是多少)
送達回執幾份(送達回執幾份的情況有哪些)
冷庫搬遷賠償標準(請問冷庫拆遷補償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