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堵路違反什么法律
侵犯了相鄰權。
鄰居堵路是一種違法行為,鄰居堵路侵犯了當事人的相鄰權。
所謂的相鄰權,是指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行使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比如說通行、流水、采光、通風等。
鄰居糾紛起訴流程:
1、如果你首先作為原告,可以肯定的就是你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民事起訴書,并且根據所告的人數提交副本。
2、值得一提的就是,如果書寫起訴書的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并告知被告。
3、起訴后,并不是法院馬上就通知你受理了。你要等幾天,因為人民法院收到起訴書或則口頭起訴,要進行審查。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天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
4、如果你對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案件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5、你知道了人民法院受理了你的案件后,你依然要等很長時間。因為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5天內將起訴書副本送達被告,同時,被告在收到起訴書之日起15天內提出答辯狀。
6、這時,你還得等,因為人民法院要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當合議庭組成人員確定后,人民法院應當、最后,你就等待人民法院通知你開庭時間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八十九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九十條
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流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一條
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鄰里糾紛如何處理
鄰里糾紛如何處理鄰里糾紛處理方法如下:
1、自行協商,由糾紛當事人進行平等,協商,就糾紛的解決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的方法;
2、民間調解,即由民間調解組織對民事糾紛所作的居間調停。與自行協商一樣,民間調解也具有快捷、廉價的有點,但同時也缺乏國家強制力的保證;
3、民事訴訟,如果鄰里之間因矛盾而造成雙方或單方的財產損失,可以訴諸于法律解決,提起民事訴訟,根據實際損失要求賠償;
4、重大糾紛,造成人員受傷的,派出所有義務協商解決,并給予治安處罰,也可以去法院起訴,拿上病例,根據實際損失要求民事賠償。受傷很嚴重,觸犯刑法的,去當地公安局,要求立案,追究刑事責任。
民間糾紛是人民群眾中發生的一般糾紛。包括一般民事糾紛和輕微刑事糾紛兩大類。一般民事糾紛,是公民之間、公民個人與非法人單位之間及非法人單位內部因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發生爭執而產生的糾紛,如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房屋糾紛、以及在生產經營方面發生的簡易經濟糾紛、勞動糾紛等。
處理民間糾紛,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為準繩,對于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基層人民政府處理民間糾紛,可以決定由責任一方按照相關方式承擔民事責任,但不得給予人身或者財產處罰。基層人民政府處理民間糾紛,不得限制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八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第二百八十九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相鄰權糾紛是否歸類于侵權糾紛
鄰里之間的產權糾紛被視為一種侵權行為。
所謂相鄰關系,乃是指不同建筑物所有者在其所擁有權的不動產的實際利用及經營過程中,彼此之間可能產生并必須遵循的各種權利和義務關系。
若然存在任何形式的侵害相鄰權行為,那么這必然構成了對他人財產權益的嚴重侵害,因此,這種糾紛理應被歸類為侵權行為范疇之內。
對于此類沖突與矛盾的妥善處置措施包括:
1、當事人應當積極主動地進行友好協商以尋求和平解決之道;
2、倘若協商無果,各方當事人可聯手請求所在社區的人民調解機構出面解決紛爭;
3、當各方當事人無法通過協商達成共識,或者調解亦無果而終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依法向法院提出訴訟申請,請求院方按照法定程序妥處該項爭議。
關于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具體操作步驟和流程如下所示:
首先,當事人需向具有管轄權的法院提交正式的訴訟申請書;
其次,在依據立案大廳初步審核符合立案要求且準予立案之后,立案庭會向當事人下發立案通知書,同時提醒當事人根據通知書上的要求繳納相應的訴訟費用,至此,院方便正式受理了該起案件;
第三步,本院的立案大廳對案件辦妥受理手續后,再由民事審判部門負責進行評審工作;
第四步,民事審判部門一旦接手案件,將迅速向雙方當事人發出開庭通知,明確告知其相關庭審事宜;
第五步,待雙方當事人依約出席庭審后,法院將會再度嘗試進行調解工作;
最后,法院通過全面深入的庭審調查工作,根據事實和法律規定,最終做出公正合理的判決結果。
相關推薦:
老婆網貸離婚(老婆欠網貸能不能辦離婚)
立案受理七天(案件受理后多久立案)
立案回執證明(報警回執單算不算立案)
專線物流賠償(專線物流是什么意思)
運輸賠償條款(快遞沒保價怎么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