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行政拘留屬于行政處罰,刑事拘留屬于刑事強制措施,可以從以下幾點對行政拘留和刑事拘留進行區分:第一是兩者的法律性質和依據不同;第二是對象不同;第三是目的和結果不同;第四羈押的時間期限不同;最后它們適用的機關單位也不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區別在于:
1、拘留的性質不同:
行政拘留是對行政違法公民,主要是對違反治安管理法規的公民適用的一種行政處罰,具有制裁性和懲罰性。
刑事拘留是對觸犯刑法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適用的一種強制措施,具有預防性和強制性。
2、拘留的目的不同:
行政拘留的目的,是制裁行政違法的公民,讓他們吸取教訓,接受教育,改邪歸正。
刑事拘留的目的,在于及時制止犯罪人繼續危害社會,防止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逃避偵查和審判,實施妨礙刑事訴訟活動順利進行的行為,預防其繼續犯罪和發生其他意外事件,以保證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
3、決定拘留的機關不同:
行政拘留是由公安機關依法決定。
刑事拘留是由公安機關和人民檢察院決定,并由公安機關執行。
4、適用的對象不同:
行政拘留適用的對象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公民。
刑事拘留適用的對象是觸犯刑法構成犯罪的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5、適用的法律依據不同:
行政拘留適用的法律依據是《治安管理處罰條例》。
刑事拘留適用的法律依據《刑事訟訴法》。
6、拘留的期限不同:
行政拘留的期限為1日以上15日以下。
刑事拘留的期限為10日,如遇特殊情況可延長至14日,對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可延長至37日。
擴展資料: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拘留是一種重要的也是常見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
行政拘留是最嚴厲的一種行政處罰,通常適用于嚴重違反治安管理但不構成犯罪,而警告、罰款處罰不足以懲戒的情況。
因此法律對它的設定及實施條件和程序均有嚴格的規定。行政拘留裁決權屬于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期限一般為10日以內,較重的不超過15日;
行政拘留決定宣告后,在申請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被處罰的人及其親屬找到保證人或者按規定交納保證金的,可申請行政主體暫緩執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不同于刑事拘留和司法拘留。
刑事訴訟中的拘留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對直接受理的案件,在偵查過程中,遇到法定的緊急情況時,對于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臨時剝奪其人身自由的強制方法。
刑事拘留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其一,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緊急情形之一。對于何謂緊急情形,刑事訴訟法第80條和第163條對于公安機關的拘留和人民檢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規定。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行政拘留、百度百科-刑事拘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