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時彩禮和嫁妝如何處理?
彩禮和嫁妝在離婚時的處理方式需遵循法律原則。彩禮因具有締結婚姻的目的,若婚姻未成立或因給付彩禮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法律允許返還。但通常情況下,彩禮一旦交付即視為贈予,不可要求返還。嫁妝則需區分時間點:婚前贈與歸女方個人所有,婚后贈與則可能視作夫妻共同財產,需進行分割。小孩滿月接收到的物品,如果對小孩的,由大人保管,離婚時由撫養孩子一方負責;對夫妻雙方的,則作為共同財產分割。了解法律框架,靈活處理,有助于解決離婚中的財產問題。
離婚嫁妝和彩禮屬于誰的財產?
辦離婚手續時,嫁妝和彩禮都屬于女方的財產,歸女方個人所有,不需要進行分割,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獲得的財產,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若是要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均等分割,一人一半。
一、離婚嫁妝和彩禮屬于誰的財產?
屬于女方的財產,離婚時彩禮歸女方。因為離婚時彩禮一般視為附條件的贈與,如果已經結婚一般歸女方所有,屬于女方的婚前財產。嫁妝如果是在領取結婚證之前購置并且雙方對該財產的歸屬沒有約定的,屬于一方婚前財產。如果是二人在領取結婚證之后購置并且雙方沒有對嫁妝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除了法定和約定的屬夫妻一方所有以外,都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是在結婚登記前給女方的嫁妝,屬于女方父母對女方個人的贈與,離婚時作為女方個人財產女方個人所有;如果是在結婚登記以后給女方的嫁妝,如果沒有特別約定,一般認定為女方父母對夫妻的贈與,屬于共同財產,離婚時可以分割。
離婚彩禮屬于誰的財產的確認方式:如果該彩禮在雙方結婚登記前支付的,一般認定為接收方的個人財產,如果該彩禮在雙方結婚登記后支付的,一般認定為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二、父母離婚財產能否分配給孩子?
不可以,一般來說,家庭財產是由夫妻兩人通過勞動積累的,未成年人尚未參加勞動,無經濟收入,因此,在父母離婚時,未成年的孩子無權分得家產。
當然,未成年人也可以通過一定的途徑獲得個人財產,并受到法律保護。因此,夫妻雙方離婚時,不能將屬于未成年人的個人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夫妻倆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離婚后嫁妝和彩禮屬于女方的財產,父母辦離婚手續,財產是不能分割給孩子的,不符合法律規定,夫妻雙方對婚內共同財產有共同管理的權利,離婚時需要進行分割,遵循的是男女平等的原則,平均分配就可以,如果存在過錯行為導致離婚的,對過錯一方可不分財產。
婚前的嫁妝彩禮離婚時怎么算
婚前男方給的嫁妝彩禮離婚時需要雙方協商分割處理,一般嫁妝是婚前女方父母給予的屬于女方個人財產,是婚后給予的嫁妝就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均分。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并且共同生活的離婚時不必退還彩禮。
雙方協商分割。
彩禮帶有以締結婚姻為目的的贈予性質,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贈予行為早已完成,婚姻關系也已成就,除非有證據證明贈予彩禮導致生活困難,否則不可要求返還彩禮。另外,合同法對贈與合同還規定了一些可撤銷的情形: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而且必須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衡量。如果不存在這些法定情形,贈予財物一經交付就已生效,不可要求返還。而女方婚前購買的嫁妝,應屬其個人財產,至于是否用彩禮購買,在法律的認定上并沒有不同。
女方的嫁妝如果是在結婚登記前給女方的嫁妝,屬于女方父母對女方個人的贈與,離婚時作為女方個人財產女方個人所有;如果是在結婚登記以后給女方的嫁妝,如果沒有特別約定,一般認定為女方父母對夫妻的贈與,屬于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可以分割。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因此,只要符合上述所列的情況,離婚時就可以要求返還彩禮。
夫妻感情破裂辦理離婚的手續時,牽扯到分割財產的問題,其中就涉及到婚前女方的嫁妝和男方給付的彩禮,一般是先由男女雙方私下協商來分割,但是不可避免的雙方在分割的問題上各執一詞無法達成共識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解決。
相關推薦:
彩禮與嫁妝要怎么分割(彩禮與嫁妝是否應分割)
彩禮返還的范圍是什么(彩禮返還的三種情形)
處理離婚債務時的對策(一方有債務離婚怎么辦)
怎么應對離婚隱藏財產(離婚時如何處理一方故意隱匿財產)
遺棄家庭成員可判幾年(簡述遺棄家庭成員行為的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