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在法律上怎樣解釋
一般來說就是變以癡呆或者患神經病,也就是行為人沒有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知其行為后果,這就是完全喪失了行為能力。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或者比較重大的行為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并且不能預見其行為后果的那就是喪失了部分民事行為能力,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分析
無行為能力人是指完全的精神病人和不滿八周歲的兒童以及一些意識喪失的危重病人,這些已經無法識別自己行為的性質和意義,也不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所以無行為能力人的行為一般是無效的,但無效的行為也會產生一些法律后果的,雖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承擔或在承擔民事責任時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或她們在侵犯他人權利或利益時應該是直接侵害人,往往這些人的監護人要對他們的行為負責。由于某些民事法律規定的原因使得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失去了進行民事活動的能力,比如說正常人因為受到刺激變成精神病人,而其進行民事活動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或監護人來行使的情況。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條 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第二十一條 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第二十四條 不能辨認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其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認定該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本人、利害關系人或者有關組織申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復的狀況,認定該成年人恢復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條規定的有關組織包括: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學校、醫療機構、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民政部門等。
無民事行為能力由法院認定嗎
法律主觀: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判定方法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應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條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一條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適用前款規定。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哪些
自然人民事行為能力的劃分: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指18周歲以上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或者年滿16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指年滿8周歲不滿18周歲的自然人和間歇性精神病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未滿8周歲的兒童和精神病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十七條
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成年人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九條
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相關推薦:
什么叫無民事行為能力(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什么意思)
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銀行不良資產如何核銷)
司法鑒定需要什么資料(法醫鑒定所需材料)
如果家暴孩子怎么判刑(家庭暴力打孩子判幾年)
孕期被打一次算家暴嗎(懷孕期丈夫打妻子觸犯法律嗎)